历史

东周时期周王室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为何开始镇压不住诸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周王室迁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周时期,周王室只是迁都洛邑,周王室为什么就开始衰落吗?周天子为什么开始镇压不住诸侯?

  西周与东周最大的差别就是东周王室衰弱,再也镇不住诸侯了,而这一切是以周平王从镐京迁都到洛邑开始的。之所以会导致这种局面,除了历史原因还跟周平王缺乏战略眼光有关。具体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原因。

  直接原因:改朝换代结恶果

  周平王从镐京迁都到洛邑虽然是缺乏战略眼光之举,但背后也有无可奈何的成分,这就是他有一个坑儿子的父亲与继母。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西周亡国之君周幽王(严格来说后面还有一个周携王),继母则是遗臭万年的褒姒。

  “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大家都了解,不管是真是假,却能反映出周幽王十分宠幸他的妃子褒姒的事实。周幽王为了褒姒可以背弃祖训,违背周礼中“废长立幼”的禁忌。他将申后与太子姬宜臼母子一同废掉,改立褒姒为后,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太子。

  结果,一下子就捅了大娄子了。

  申后与太子姬宜臼母子为了避祸,躲到了娘家申国。结果姬宜臼的外公申侯气不过,联合鄫国与犬戎直接攻克了镐京。在此战中周幽王、姬伯服父子被犬戎杀死,褒姒也不知所踪。一直很平安且强盛的西周,就这么因为继承人问题,混着外患干扰灭亡了。

  原太子姬宜臼随后继位,正是本文的主角周平王,这一年是公元前770年,是东周春秋时期的开始。因为本来就是被一众诸侯国拥立上去的,再加上此次战乱造成的破坏,以及前几代周天子的挥霍,周王室的颓势已经十分明显了,本身就有点镇不住局面了。即位的周平王面对残局,不得不倚仗诸侯国,利用他们的力量维持周王室的权威——但这也成为周王室权威下降的标志。

  正是因为此次改朝换代的主力是犬戎,属于异族,周平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强大的外患,所以才铁了心要迁都——只是他不了解的是,这次迁都失去的可是周朝的立国之本。

  间接原因:自保的屏障逐渐丢失

  周朝的立国之本在关中平原,这里有洛水、渭水、泾水、灞水等黄河支流经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农业十分发达,不论对人口、经济,还是军事,都是极大的保障。关中平原往北是黄土高原与河套地区,往南是秦岭,往西延伸是陇山与昆仑山脉,往东是黄河、函谷关天险,四面都有险要可守,是绝佳的进攻防御平衡型的发展基地。

  西周核心的镐京所在地临近的地方,正是后世秦国咸阳城、秦朝未来皇宫阿房宫、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所在。后人跟周朝先人眼光是相同的,看准了这块宝地。所以周武王、周公、姜太公等初代周朝领导人以此为基地伐纣灭商,之后分封诸侯让他们出函谷关向东扩张。同时他们还分封了东西虢国,作为周朝在关中地区的防御屏障之一,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不过周平王从镐京迁都到洛邑,就意味着对关中地区的掌控将逐渐失去,这一带附近的每一个诸侯都对这块肥肉垂涎已久。

  就在东周建立之初,原先的屏障虢国开始发难了。虢公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天子,即周携王,从此关中平原的控制权开始在不同势力之间流转。

  3年后,东周司徒郑武公灭了东虢国,关中平原大部分成为他的势力范围。

  20年后,晋文侯攻入关中平原,杀死周携王,一统周王室,但关中平原也差点成为晋国的势力范围。不过好在晋文侯还是大度地将关中平原归还给了周王室,使得东周初年的局势得以稳定。但诸侯开了染指周朝的龙兴之地的先例,也为之后东周王室彻底失去关中平原埋下伏笔。

  没错,秦国之后逐渐侵占这块地盘,并借此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甚至一统六国。没了关中平原的控制权,东周王室被压缩在一隅之地,更加无法制衡诸侯了。

  根本原因:分封制酿苦果

  当然了,东周王室丢失关中平原还是能牵扯到历史原因。前面提到的外患犬戎自从尝到甜头之后,就屡次侵犯这里。周平王为了赶走犬戎,许诺秦襄公只要赶走犬戎,保障东周王室的安全,就将先前被犬戎霸占的领土分封给秦国。结果可想而知,秦国借着这个盟约,逐渐霸占关中平原直到占领函谷关,有了一统六国的实力与野心。

  失去了关中平原控制权的东周王室,甚至就连拥立他的郑国都无法制衡,屡次被后者侵犯抢走粮食,王室颜面扫地,开了很坏的先例。等周平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想起周朝先人所设立的虢国屏障,才想着暗中拉拢虢国帮助自己制衡郑国。但惋惜的是,虢国还是被郑国灭了,且灭国过程中周王室也帮不上任何忙。

  既然已经这么弱了,从此都要看诸侯脸色行事了。

  周王室已经维持不了天下秩序了,这个工作就交给参与争霸的春秋强国来完成了。经过西周两百多年的积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国已经逐渐强大,远远胜过失去关中平原的东周王室——于是秦国、楚国、晋国、齐国、燕国、宋国、鲁国、郑国等大小诸侯国之间开始了长期的兼并战争。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出在分封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