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朝施行两京制度一南一北,朝廷之间就不会内乱吗

  对明朝两京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车上放个备胎,影响行使么?当然不影响。

  明朝施行两京制,虽然一南一北两套机构,但并不代表明朝有两个朝廷。

  永乐北迁之后,明朝的朝廷只在北京,南京虽然机能完整,却只是个摆设。

  这就好比你有两套装修好了的房子,一套真正居住,另外一套虽然设施齐备却长期闲置,只是当做备用而已,根本不影响生活。

  两京制度由来已久,明朝的情况比较特别

  说起古都,很多人的直接反应就是长安与洛阳,的确,这两个地方是历史上最出名也是最兴盛的两座古都,其地位是其他古都难以相比的。

  而有趣的是,古代很长时间里,长安与洛阳其实都是相互倚仗的关系,定都长安的王朝,通常都会将洛阳作为东都,用以营建河洛平原一带。

  不过大多数时候,以往的双都并立,都是主次分明,一个是正都所在,另一个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已,彼此之间上下区分很明显。

  明朝的两京同立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南京与北京,都各有一套完整的朝廷机能架构,北京有的南京也有,甚至于南京的紫禁城里,还保留着太医院等等内廷部门。

  可以说,明代的两京之对等程度,是以往施行双都两京制度的王朝,从来没有达到的程度,以前并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明朝建立之初,定都应天府,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在洪武初期,朱元璋曾将汴梁作为北京,但没多久就将其裁撤,所以这时候明朝的两京制并没有形成。

  直到靖难之变后,由于朱棣夺位之时大量抽调北方精锐,使得明朝北疆大幅后退,且防守愈发空虚,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朱棣最终决定迁都北平。

  朱棣以应天为蓝本,在北京建设皇城,此后正式迁都,改应天府为留都,称作南京,在永乐时期,北京还被称作是“行在”,也就是天子临时驻跸之地,尚未获得真正的名分。

  毕竟,应天府是朱元璋定下的都城,朱棣也不敢随便乱改,此后仁宗登基曾想迁回南京,结果仁宗在位时间太短,没来得及行动。

  英宗正统六年,太皇太后以英宗名义颁诏,正式确立北京的正都地位与南京的留都地位,明朝的两京制度正式确立形成。

  毕竟南京曾是明朝的正都,所以保留了一整套完整的机构,连皇宫都比北京的大出近一倍,虽然成了留都,却也仍旧被保留着,只不过普遍闲置。

  北京有的衙署机构,南京都有,北京的朝臣是几品,南京的也同样是几品,北京有六部、国子监与翰林院,南京也一应俱全一个不少。

  甚至于,南京的这些机构可不是空着没人的,南京的六部尚书、诸司诸署的官吏也都是在任状态的,就连南京太医院都有太医存在。

  南京都没有皇帝与朝廷了,还养这么多人干什么,当摆设么?答对了,就是当做摆设,南京的机构人员有职有俸禄,但普遍不管具体事务,真正的是拿钱不干事。

  明朝两京,分别具体承担什么职能

  明朝有北京南京两个京城,北京作为正都自然很好理解,正常都城应该有的职能它都要履行负责,是明王朝的真正核心所在。

  但北京履行了所有大事的同时,这并不代表南京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南京的诸多衙门机构,虽说权柄与真实地位不如北京,而且说是说全都是闲人,但也并非真的完全什么都不做了,还是会做些事情的。

  北京有六部,南京也有六部,北京六部执掌全国,南京六部主要管理南直隶,也就是明朝最富有最核心的地区,即如今的安徽江苏两省加上上海市、江西的婺源县。

  南直隶管辖着十五个府、三个直隶州,不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原本三司的职权全都由南京六部直接管理。

  南京吏部。

  负责南京地方官吏六年一次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无权干涉过问。

  南京户部。

  征收南直隶与浙江、江西、湖广诸省钱粮赋税,换言之负责着明朝一多半的收入,同时负责漕运与全国的盐引勘合、黄册收藏管理,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北京户部。

  南京兵部。

  负责南京的守备,南直隶诸卫所由其直辖。

  南京刑部。

  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爵府、京卫所的刑名,拥有与北京刑部同等的司法权。

  南京工部。

  职责与北京工部一样,但只负责南京地区。

  南京礼部。

  最闲散部门,因为南京相关祭祀仪式、外宾接待之类的活动几乎没有。

  由此其实也能够看得出,明朝在南京留下的机构虽然完整,但是这些衙署,要么不管事,要么只管理南直隶等局部地区,这是与北京的朝廷最大的区别。

  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南京大多数的职缺都是虚职,根本用不着去管理什么具体事务,担任者也非常清闲,当时这些人也被称作是“吏隐”。

  明朝时期,经常有北京地区的官员在年老之后,就会前去南京任职,待遇什么的不变,但工作内容却几乎清空,变成了一个养老的地方。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官员被贬到了南京担任同样的职务,看着像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就是被贬被削,以后再想出头,几乎就没有可能了。

  整体来说,明朝两个京城,但朝廷始终只有一个,南北两京的机构虽然一样,可负责的具体职能根本没有冲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乱套的情况。

  其实明朝末期所拥有的条件,比当年的晋朝、宋朝要好出千百倍,完全能够倚仗南京的国家机器,即便不能反击,也能据守东南,只可惜南明并没有把握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