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同样是降魏,为什么刘禅和孙皓的爵位待遇差那么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其实到三国的后期还真的就是曹魏统一了天下了,说起来也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死了多少人,几代人的人的心血啊,所以最后的统一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但是最后东吴和蜀汉也都是降魏了,但是这两个降魏后的主公却的遭遇不一样,刘禅封公,孙皓封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爵位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不同是待遇上的天差地别。刘禅和孙皓分别是蜀汉和吴国的末代君主,二人先后投降曹魏(晋国),却得到了相差巨大的待遇。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孙皓则被封为归命侯,孙皓的爵位比刘禅明显的低了一个层次。

  不仅如此,刘禅还以安乐公的爵位建了安乐公国,食邑万户,安乐公爵位可以代代相传。而孙皓的归命侯则是专门为亡国之君准备的,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归命二字实际上是指顺应天命归顺投降,这是时刻提醒孙皓自己是亡国之君的意思。

  爵位的不同直接显现在二人的待遇上,刘禅食邑万户,孙皓只有每年五千斛的谷物和三十顷的田产。刘禅子孙被封侯者多达五十余人,而孙皓的子孙才被封为不入流的郎中。同是亡国之君,为何待遇上相差那么大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刘禅和孙皓二人投降的时机不一样。刘禅在投降的时候还有姜维的一支虎狼之师拒敌于在剑阁,而由于诸葛亮的儿子打了一场大败仗,导致邓艾大军逼近成都。这个时候满朝文武中以主战派居多,刘禅却力排众议,坚决投降。这对曹魏(司马)来说,不吝是天赐良机。所以对刘禅及刘禅的子孙大加封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封诏书司马还称刘禅“恢崇德度,深秉大正”。而对孙皓来说,他投降之际已经是穷途末路了,独木难支。拿下孙吴对司马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这就导致司马家并不看重孙皓的投降。

  其次就是刘禅和孙皓的性格也决定了二人的归属。司马宴请刘禅,刘禅大喇喇的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让司马对刘禅十分放心。而司马在宴请孙皓的时候,很高兴的对孙皓说,我在这儿设这个位置等你很久了。而孙皓则坚决反击了回去说,我在南方也设下一个座位,等待陛下很久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呢,孙皓狷狂的性子并没有因为国破而有所收敛,在晋国更是无话不敢说。司马家没有直接宰了孙皓就不错了,给了归命侯还算不错了。

  其三就是厚赏刘禅及投降的众臣有利于树立标杆作用,让兀自在抵抗的孙吴看到投降的好处。只有这样,孙吴才会出现大量的投降派,魏晋拿下孙吴的成本就会低的多。果不其然,在司马家的部队打过长江以后,跪求孙皓求和的大臣就有一百多人。这与当时刘禅的属下中主战派占绝大多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司马家的统战搞得好啊。

  最后就是孙皓这个人残暴成性,以奴役百姓为乐,在晋国内部的风评不佳。而刘禅虽然后期宠信宦官,但一则他是汉正统,二来他属于那种无害的君王,在晋国没有什么太坏的名声。孙皓在南方常常剥人皮,挖眼珠,以至于晋国大臣贾充在宴会上公开嬉笑孙皓。

  有此以上四点,孙皓还能在晋国活下来,足见晋国的统治者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亡国之君的下场就越来越惨了,即使是以宽容著称的北宋,也还是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所以孙皓的这个归命侯一点都不亏,幸亏他生在了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