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战国后期赵国为什么能对抗秦国,赵国的机制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赵国和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涨,而到了战国后期,传统强国魏国、楚国和齐国又都衰落下去了,让秦国开始逐渐成长为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

  但是,赵国却逐渐崛起,拥有了和秦国正面对抗的能力。

  从国力上来说,赵国远不如秦国,这让他不具备与秦国持久战争的能力,但是赵国军队在战场上却能和秦军打得难解难分。

  可以说,到了战国后期秦国所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和他系出同源的赵国了。

  于是,双方在公元前260年爆发了人类有史以来第1个规模超百万级的大会战,长平之战。

  对于这场胜利秦国赢的并不轻松,虽然全歼赵军40多万,但是秦军也伤亡过半,从而在邯郸之战中被打败。

  说实话,如果长平之战不是一场歼灭战,秦国先赢长平后输邯郸,照样和赵国是55开,两国之间的对抗不知道又要延续多少年。

  那么,赵国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力量,竟然可以和秦军硬刚?

  赵国之所以能够在战国后期强大起来,一个关键因素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战国时期,虽然在列国争霸中已经有很多人可以平步青云,从普通小老百姓,迅速成长为国家之栋梁。

  例如,战国初年魏国的吴起,战国末期秦国的李斯都是以普通小老百姓身份分别被魏国和秦国重用的。

  但是,这样的情形相对来说非常少见,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够并立,天下各国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宗室子弟,虽然这些人对国君比较忠心,但是却阻碍了普通小老百姓或者是下级官僚的上升通道。

  所以,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吴起变法,都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强力反击。

  赵国虽然没有经历过大范围的变法图强,到了战国后期却形成了一个比较良好的传统,除了重用宗室子弟之外,也愿意不拘一格降人才,给予那些有真才实学普通人或者是小官吏晋升的机会。

  这种传统是非常难得的,它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利用各种人才。

  蔺相如当年只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仅靠完璧归赵和绳池会盟,就能够和名将廉颇地位相当。

  马服君赵奢早先只是个收税的小官儿,工作做得好很快就成为赵王最信任的将领,阏与之围的解围任务。

  赵国的这种氛围不仅能够比其他各国更容易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而且对于普通小老百姓也是一种激励。

  阏与之围的时候,小兵许厉冒险为赵奢谋划,竟然被赵奢采纳,战后又被封为国尉。

  许厉的故事,是赵国这种用人机制和给普通人带来的激励效果非常好的展示。

  那么,为什么赵国会形成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机制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国公族势力弱小。

  相对于其他诸侯国公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逐渐开枝散叶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势力不同,赵国公族曾经在历史上差一点被灭掉,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所以,如果赵国仅依靠公族的势力统治,显得势单力薄,只好团结尽可能多的人加入到统治阶层中来为他服务。

  第二,四战之地。

  赵国国都邯郸位于华北平原的中心这个位置,往北是燕国、北狄,往东是齐国,往南是楚国、魏国,往西是秦国、韩国,这样的地理位置让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他的国力和军力。

  为什么战国后期才强大起来?

  既然赵国的这个机制很好,为什么战国后期才强大起来。

  其实,赵国一直很强大,但是赵国地理非常差,国家呈哑铃状,北地和邯郸联系不畅通,结果不能讲整个国家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到赵武灵王占领中山国之后,改善了国都和北地的联系,国家力量就迅速发挥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