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靠大哭一场坐上皇位,不久后亡国
此人靠大哭一场坐上皇位,不久后亡国,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是靠大哭,最终当上了皇帝,但不久就自焚亡国了。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时期。五代十国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北宋建立为止。
公元923年,控制了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地区的沙陀人李克用在魏州即位,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克用即后唐太祖。后唐是只存在13年时间的王朝。
唐明宗李嗣源是后唐的第二代皇帝,他是后唐太祖、唐庄宗李克用的养子。唐庄宗遇害后,李嗣源自称监国,后即位为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时期一个少有的开明皇帝。李嗣源当上皇帝后,废除苛敛,均减田税,允许民间自铸农器。李嗣源在位八年,战事稍息,农业生产凋敝的局面有所改观,是五代少有的小康之世。
李嗣源去世后,后唐的几位皇帝之间的自相残杀,却留下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其中,后唐的末帝李从珂更是靠着一场大哭夺得了帝位,堪称神奇。
李从珂究竟是谁?他靠大哭就做了皇帝?这也真够令人惊奇的!
李从珂也是沙陀人人,本姓王,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李从珂自幼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这魏氏虽然是个农家女子,倒颇有几分姿色,后来幸运地成为了李嗣源的妾室。就这样,十岁的李从珂成为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长大之后,便跟随李嗣源四处征战,逐渐成长为一员出色的将领。
公元926年,后唐发生“兴教门之变”,李嗣源被造反的士兵推举为首脑,被迫走向了李存勖的对立面。远在横水的李从珂听说义父起兵,率军星夜兼程赶去相助,使得李嗣源的队伍士气大振。
李嗣源的大军一路南下,攻入了国都洛阳。李嗣源登基后,有从龙之功的李从珂可谓是官运亨通,一路步步高升,最终升任当朝太尉和凤翔节度使,手握重权,这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后唐王朝埋下了又一个隐患。
李嗣源仅仅在位六年时间,就因病去世,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
比起战功赫赫的李从珂,20岁的李从厚显得太过稚嫩,所以他登基后,一直对这个功高震主的义兄有所忌惮。就在登基一年后,优柔寡断的李从厚在身边宠臣的怂恿下,决定对李从珂下手了。他首先是将李从珂做禁军统领的儿子外调,然后以“换镇”为名,想要把李从珂从经营多年的凤翔节度使位置上调走。
这个时候,就算是傻子也知道皇帝要下手了。李从珂此时要么坐以待毙,要么铤而走险造反。李从珂征战沙场多年,自然是选择了后者。
这一年是公元934年,后唐应顺元年,李从珂以“清君侧”的名义,传檄各地,在凤翔起兵造反。不过,他低估了朝廷的反应速度。听到李从珂反叛消息的李从厚,由于早就有所准备,立刻派出军队朝凤翔出发,一时间,四方兵马齐聚凤翔,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凤翔城墙低矮,在后唐军队的围攻下,眼看就要城破。李从珂纵横半生,还是第一次面临这种生存存亡的时刻。目睹部下惨死、在皇帝猜忌下被迫造反的李从珂,不由得悲从中来。
李从珂走到了城头,脱下自己的上衣,露出上身纵横交错的伤疤,放声痛哭,一边哭一边痛陈自己跟随先帝李嗣源立下无数战功,却落得如此下场,着实心有不甘,一时间,凤翔城头哀嚎震天。
李从珂的这一举动,引得敌我双方的将士纷纷注目。攻城的后唐将领和士兵,看到声泪俱下的李从珂,不由得心生同情。
就在此时,负责攻城的后唐将领张虔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眼看着凤翔即将城破,立功心切的他居然不顾李从珂的嚎哭,催促士兵攻城,还杀了不少驻足不动的将士。此举一下子激起了众怒,将士们纷纷调转武器,转而支持李从珂。
最终,李从珂转败为胜,他率领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一路上,各郡县无不望风而降,朝廷派来征讨的军马,也先后投到了李从珂麾下。旬月之间,李从珂的大军兵至陕州,进逼洛阳。李从厚无兵无将,仓促出逃。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城。
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李从珂假于是登基做了皇帝,即为后唐末帝。大势已去的李从厚,在逃跑途中被石敬瑭抓住献给了李从珂,不久被弑杀。
就这样,李从珂凭借自己那一场城头的嚎啕大哭,登上了九五之尊——皇帝的宝座。
尽管李从珂靠大哭登上了皇帝位,但他却在最后自焚亡国。
李从珂打仗勇猛,但治国无能。即位后任用卢文纪等庸才为相,致使国事日益败坏。
这一时期,李从珂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李从珂与石敬瑭两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骁将,都以勇武著称,彼此存有竞争之心。
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改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权。石敬瑭素有谋反之意,拒绝调任。于是,石敬瑭叛变,并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
契丹国王亲自率军五万增援石敬瑭,大败后唐大军于团柏谷。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传国玉玺以及皇后、儿子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李从珂最后不仅皇帝梦碎,还让传国玉玺的下落成为千古之谜,至今不知所踪,也许在大火中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