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祁镇当上皇帝之后,朱祁钰后来为什么没有杀朱祁镇

  对朱祁钰和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率50万大军出征,结果在土木堡被包围,大战之后,50万明军精锐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宋朝徽钦二帝之后被活捉的第三位皇帝,史称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到北京,举朝震动。当时的太子朱见深只有两岁,虽然于法理上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但此事也先挟持明英宗叩关,如果朱见深继位,则在救父皇和保社稷之间陷于两年之间。为此,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朱祁镇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上了皇位,是为景泰帝,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景泰帝继位后,君臣一心,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粉碎了也先的阴谋。失败后的也先为了给明朝制造混乱,竟然象征性地收了点“赎金”后,将朱祁镇送了回来。

  回家后的朱祁镇立刻被弟弟朱祁钰幽禁在了南宫,这倒也正常,毕竟自己已经做了皇帝了,总不能再将皇位让出来吧?但令朱祁钰没想到的是,七年之后,也就是在景泰八年的正月,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拥立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号称“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谦也因为当初拥立朱祁钰而被杀,史上也称此次政变为“南宫复辟”。

  那么,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朱祁钰为什么没弄死朱祁镇,以绝后患呢?事实上,朱祁钰并不是没有对哥哥朱祁镇下手,只是没有下死手,这才留下了朱祁镇的命,并最终导致了夺门之变的发生。

  朱祁钰曾多次试图杀掉朱祁镇

  作为曾经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朱祁镇虽然被幽禁在南宫之中,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对此,朱祁钰心知肚明。

  在负责看管朱祁镇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阮浪的太监,时间一长,慢慢的就和朱祁镇亲近起来。朱祁镇身陷牢笼,也不拿自己当皇帝看,就把阮浪当成了朋友。有一次,朱祁镇宋了一把镀金的小刀给阮浪,但不久这件事就被人告发了。

  朱祁钰正愁找不到机会,于是借此事试图诬陷朱祁镇谋反,把阮浪抓起来严刑拷打。不知道是出于义气,还是别的原因,总之阮浪受尽酷刑后仍旧不肯说一句朱祁镇的坏话,更不肯诬陷朱祁镇试图谋反。朱祁钰抓不到证据,大臣们又纷纷劝说,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史称“金刀案”。

  “金刀案”记载在《明英宗实录》中,应该是确有此事,此案的出现说明朱祁钰是对朱祁镇其过杀心并且下过手的。并且“金刀案”之后,朱祁钰加强了对朱祁镇的监管,派人将南宫附近的树木全部砍掉,防止有人攀越树木越过高墙与英宗联系。南宫的大门也被上了锁,锁里还灌上了铅,这样,即便有钥匙也无法开门。英宗日常的饮食衣物都是从一个小窗户递送进去的。

  或许朱祁钰希望以这样“文明”的方式,逼迫朱祁镇失去生活的信心,进而自杀。但是朱祁镇倒是很看得开,不仅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而且还生下了三个儿子和六个女儿,除去没有权力,日子过得应该还算舒坦。

  对哥哥朱祁镇,朱祁钰始终下不了死手

  从朱祁钰对待朱祁镇的手段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朱祁钰的确有杀死朱祁镇的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做得不够坚决,导致朱祁钰“心软”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一是出于两人之间深厚的兄弟感情。明宣宗朱瞻基堪称一代明君,但生育能力不怎么样,一辈子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么两个儿子,好在哥俩从小感情很好。朱祁镇继位的时候只有八岁,但马上就封了七岁的弟弟朱祁钰为郕王。按照明朝的传统,亲王就藩后应该立刻到封地,以免对皇帝造成影响。但一直到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居然仍旧住在北京,可见朱祁镇对这个弟弟是十分疼爱的。

  “夺门之变”发生后,朱祁镇已经在群臣面前坐上了龙椅,正在梳妆打扮准备上朝的朱祁钰得知消息后,没有惊慌失色,也没有暴跳如雷,而是连声说道,“好,好,好。”然后重新躺回床上,面朝里睡下了。虽然此刻朱祁钰心情难言,但足可见两人之间兄弟之情尚在。

  二十多年的兄弟感情,绝不是一念之间就可以抹杀的,况且朱祁钰是一个十分注重感情的人,不仅对朱祁镇,就连对朱见深他也没有赶尽杀绝。与此相比,宋太宗赵光义做的那才叫绝,继位之后,接连逼死了哥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显然,朱祁钰无法做到像赵光义那样绝情。

  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顾全大局的考虑。

  应该说朱祁钰登基之后,干得着实不错,也得到了群臣的拥护,地位相对比较稳固。而朱祁镇被幽禁在南宫,又有被鞑靼人俘虏的“不良记录”,对他皇位的威胁并不大。

  但是,如果朱祁钰真的杀死了哥哥朱祁镇,那么必然会招来一众“道学先生”的谴责,或者说他有失伦常,或者说他忘恩负义,或者说他残暴不仁……总之,会使他的威望大受打击。

  古人是最注重“名声”的,明朝的言官们一有机会就激怒皇上,就是为了找机会挨一顿“廷杖”,给自己留下一个“面折廷争”的好名声。朱祁钰虽然贵为皇帝但也不能免俗,杀了朱祁镇对他身后的名声大大不利,不到万不得已,他当然也不想背上一个“弑兄”的名声。

  想当年建文帝朱允炆不就是为了怕背上“弑叔”的名声,才让朱棣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的吗?

  综上所述,朱祁钰没有弄死朱祁镇,最终在“夺门之变”中被抢去了皇位,并不是他对哥哥没起杀心,只是出于政治上和亲情上的考虑,始终在杀与不杀之间摇摆,没有下定决心铲除隐患,最终放虎归山,终成祸患。可能在朱祁钰的心里,最理想的结局是朱祁镇老老实实的在南宫当太上皇,我安安稳稳的当皇帝,既能保全兄弟之情,又能留下身后名声。可惜,这最终不过是朱祁钰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