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白起是常胜将军,为何秦王经常撤换他,改用屡战屡败的王龁!

  起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将军,而王龁在率领秦国军队打仗的时候,却经常打败仗。可是,秦昭襄王在派秦军打仗的时候,却总是派王龁。常常是王龁打不赢了,才换上白起。秦昭襄王为何有这样奇怪的安排呢?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安排白起带兵呢?

  说王龁经常打败仗,其实并没有冤枉他。

  公元前262年,当时白起率军攻下韩国的野王(一个地名,也可以叫做“野”),把韩国拦腰切成两段。韩国主体是一段,上党郡是一段。这时候,秦昭襄王立刻把白起叫回来,让王龁带兵前往夺取上党。但是,王龁搞砸了,致使上党郡的太守冯亭投降了赵国,引发了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早期,王龁与廉颇对峙。虽然王龁打下了赵国的两座城堡,但是在廉颇的坚决防守下,王龁也难再进一步。而且这样持续不断地相持下去,最终肯定是对秦军不利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秦国一方面使反间计让赵国把廉颇调回,另一方面用白起取代王龁,最终才实现了长平之战的全面胜利。

  长平之战一年后,秦昭襄王又撤回白起,改成另一员大将王凌进攻赵国的邯郸。结果王凌打不赢。秦昭襄王改成由王龁率军。可是王龁依然打不赢。这时候,秦昭襄王又才准备改为白起。不过最终由于白起发牢骚,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没有了白起,王龁最后在邯郸城外被赵国及魏楚联军打败。

  此后,公元前256年,王龁又被赵国军队击败。

  归纳起来,王龁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可是,他却一如既往地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后,其儿子秦庄襄王继位,依然很信任王龁,派他统兵。秦庄襄王去世的时候,还让王龁与吕不韦、李斯等人一起担任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秦王嬴政。直到秦王嬴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的时候,王龁安然去世。

  那么,屡战屡败的王龁,为何会得到三代秦王的高度信任呢?比较一下白起,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原因。

  一、安排王龁带兵,因为秦王忌惮白起功高。

  白起固然百战百胜,但是,如果军队一直掌握在白起的手里,秦昭襄王却又是非常担心的。万一白起想拥兵自立,试问秦国还有谁是白起的对手呢?一个人也没有。因此,每次白起打了胜仗后,秦昭襄王总会把兵权从他手中夺过来,安排他休息一会儿,让秦军和白起分离。

  当秦昭襄王安排白起休息的时候,他总要安排人出来继续带领秦军。这时候,他一般都会安排王龁。王龁虽然不怎么样,但是,除了他外,那时候秦国实在也没有比他更好的人。比如,当秦国进攻邯郸的时候,秦昭襄王安排王凌领军,结果王凌更差,秦昭襄王不得不又换上王龁。

  二、安排王龁带兵,因为王龁一直谦虚谨慎。

  王龁打仗能力一般,因此,他自身也没有什么可得意的。

  除此外,王龁的性格也比较好,比较虚心,不管安排他在军队里担任什么职位,他都没有意见。比如长平之战前,他其实已经拿下了赵国的两座城堡。虽然无法再向前迈进一步,但其实也是立下了功劳的。而且,赵国当时已经换上了赵括,对于王龁来说,正是一个好机会。他拿不下廉颇,未必拿不下赵括。但这时候,秦昭襄王却又把他撤换了,换上白起担任主帅,他担任副帅。如此安排,他却一点意见也没有,完全听从白起的指挥。

  要是换上白起,心里肯定不服,肯定会嘀咕几句,撂摊子不干。然而王龁没有,让他干啥他就干啥,没有任何意见。

  三、安排王龁带兵,因为秦国军队普遍强大

  有人可能会说,秦昭襄王这不是白瞎吗?王龁打不赢却安排他带兵,不是拿自己的军队开玩笑吗?

  其实,这里有个前提,就是秦国的军队普遍比较强大。王龁虽然没什么能力,打仗四平八稳。但是,因为秦军强大,因此,安排他带兵,就算败了,也不会是大败、惨败。

  也就是说,秦昭襄王安排王龁带兵,其实就是划水前行,积蓄力量。在关键战役上,又让他靠边,让白起这样的大将上阵。

  总之,王龁能力虽不足,但是他谦虚平和,又能稳住军队,秦王用起来也比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