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怎么教育皇子的?尽职尽责,犯错绝不姑息!
乾隆是怎么教育皇子的?尽职尽责,犯错绝不姑息!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尽职尽责的“大家长”——乾隆皇帝
清代皇帝教育皇子,在清朝各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体言之,康熙朝及以前,皇帝更注重儿子在保持「国语骑射」家风的同时,用功读书增长学识,缩小与汉人的文化差距。
清中期以后,满洲贵族已普遍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皇帝教子主旨也相应有所调整,其明显的转变完成于雍正至乾隆时期。
清人绘雍正读书像轴绢本设色纵一五六·五厘米横一七一·三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皇帝(皇四子胤禛)是在与诸兄弟角逐中获胜入承大统的。
曾亲见康熙皇帝的诸皇子虽自幼读书,才学风雅不逊汉族文士,成年后却拉帮结伙争斗不息,以致扰民乱政,甚至危及皇权。因此,他继位后御题「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置于新设上书房,意在告诫皇子读书应以正身立德为本。
这也可以视为教子主旨从「读书习文」向「读书明理」转变。
在「秘密建储」制度下顺利登基的乾隆皇帝,对康熙朝皇子争斗并非一无所知,对父皇的教子主张也心领神会,既亲书「养正毓德」作为子孙读书修身准则,又以日理万机之身恪行「家长」职责,对皇子不当之行,宁可「小题大做」,决不姑息放纵。
清康熙紫檀木雕花嵌螺钿绣寿字纹围屏
高三二四厘米宽一一二〇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围屏一套三十二扇,分为两组。此组屏心每扇书写五十六个字,为康熙皇帝六十岁寿辰时其十六个儿子的祝寿诗句。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皇三子胤祉,时年三十七岁。
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擅长书法的皇十一子永瑆(时十五岁),为弟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题写扇面时,属款「兄镜泉」,乾隆皇帝见后认为「非皇子所宜」,借题发挥,大作文章。次日即传谕,先归咎于「上书房师傅出于书生习气,以别号为美称,妄为皇子取字」,斥其「鄙俗可憎」,又严肃申明「皇子读书,惟当讲求大义,其有裨于立身行己」,而不应去追求寻章摘句、崇尚虚名的「末务」。
清永瑆行书录语扇面故宫博物院藏扇面款署“皇十一子”,为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永瑆。
即使皇子「善词章、工书法,不过一艺之长」,乾隆皇帝对此「不以为喜」,「若能熟谙国语,娴习弓马,乃国家创垂令绪,朕所嘉尚实在此而不在彼」,并命将此谕张贴上书房,使「诸皇子触目警心,咸体朕意」。
对皇子在重要场合的失礼行为,乾隆皇帝则作为严重事件公开处理。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他得知皇长子永璜(时二十一岁)在为富察皇后治丧期间,「于孝道礼仪未克尽处甚多」,不仅严厉训饬永璜,且谓「阿哥之师傅、谙达,所以诱掖训诲阿哥以孝道礼仪者」,永璜之错,皆因他们「平日并未尽心教导之所致也」,对相关王、大臣和上书房师傅、谙达,分别给予罚俸三年或一年处分。
清康熙寿山石雕蟠螭纽“皇太子宝”印印边长九·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对成婚出宫仍入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乾隆皇帝仍要求严加管束。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〇年)五月,他得知皇八子永璇(时二十五岁)未告知师傅即离书房外出办理私事,斥其行为「殊属非理」,对永璇严加训诫,失察之总师傅、师傅也受到惩处。
乾隆皇帝还结合此事申明,阿哥入书房非只为读书,尚有借此「检束身心」之用意,如任其肆意出入,恐被外间居心叵测者利用,由「结纳依附」而生种种弊端。
清康熙寿山石雕蟠螭纽“皇太子宝”印文
五年后,皇长孙定郡王绵德与部员秦某交结馈赠,乾隆皇帝立命革绵德王爵降为闲散宗室,并将其师傅李某革职逐出上书房,处理毫不留情。
乾隆皇帝八十岁那年(一七八九年),上书房中仅永璘(时二十四岁)为皇子,余者均为皇孙、皇曾孙等,他从门卫记录中发现,上书房师傅七日内竟无一人入值,认为「其过甚大」,连发二谕切责,对总师傅刘墉等十余人分别给予降职、降级、革职留任处分。
清人绘清太祖努尔哈赤朝服像轴(局部)绢本设色纵三一四·二厘米横二二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五世同堂的古稀天子,为子孙教育仍如此「小题大做」,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