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诸葛亮病逝后,让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立刻下葬是什么用意?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朝诗人杜甫曾经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一代贤相诸葛亮的怀念与赞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刘备也曾经夸赞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在古代民间以至现代,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但十分可惜的是,后主刘禅平庸无能,大部分的国家事务都压在了诸葛亮身上,此时的诸葛亮年龄已大,很快便积劳成疾,病情逐渐恶化,不久便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有多操劳?在五丈原的时候,司马懿曾派人探听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得知诸葛亮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后,司马懿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意思是,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病逝后,一时间军中没有主心骨,人心惶惶。这些手下遵循诸葛亮的遗嘱,密不发丧,带着军队向后退去。而司马懿率兵追击时,远远望去,似乎诸葛亮正坐在车中,司马懿怀疑有诈,于是便退军了,这便是“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在诸葛亮临终前,他曾立下遗嘱:“首先密不发丧,其次诸葛亮嘱咐后主刘禅,让他命令下人将自己葬在南方,并且让四个人抬着棺材向南方走,绳子不断不能停,必须在绳子断的时候立刻下葬”。

  诸葛亮作为蜀汉功臣,他的遗嘱果断的答应了,后来刘禅命令四位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向南走,并再而三地叮嘱,一定要安全保护好棺材。这时我们不禁提出疑惑,为什么诸葛亮的棺材一定要葬在南方呢?为何绳子必须在断的时候才能下葬呢?

  其实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多年,早已惹下众多怨恨,在他死后仇家必定会对他的尸身寻仇,而诸葛亮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北方是曹魏的地界,一向与蜀汉有仇,而东方是吴国的地界,虽然吴国与蜀国一直是盟友关系,但战场上哪能有永久的朋友呢?因此东方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而西方天寒地冻,人烟罕见,诸葛亮并不会选择这样荒凉的地方。

  唯有南方温暖舒适,仇人罕见,因此诸葛亮将自己的尸身安葬处选择了南方。那为何必须要在绳子断的时候才能将棺材下葬呢?这便是诸葛亮的智慧之处。诸葛亮在遗嘱中并没有说安葬的具体位置,而绳子也根本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断,也就是说除了那四位壮汉,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诸葛亮葬在何处。

  可是天不遂人愿,那四位壮汉由于棺材太沉过度劳累,竟然偷偷将绳子割断了,之后这四个人将诸葛亮安葬后,便回去向刘禅复命。

  刘禅虽无能平庸,但他也能看出事情有些许不对劲,在刘禅的严刑逼供下,这四位壮汉最终将自己把绳子割掉的事情说了出来。

  刘禅大怒,于是处死了这四个人,在这四人死后,便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究竟葬在何处。

  虽然现如今诸葛亮墓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他曾经的那些神奇妙算,人们根本无法忘怀。正如乾隆皇帝所言:“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