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会接受章邯的投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历史学家蔡东藩曾言,“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在岭南秦军拒绝回援、上郡边军又亡于巨鹿后,章邯军团其实已经成为了秦国最后的希望。然而,章邯最终却选择了投降项羽,这又是为何呢?
王离军团战败之后,章邯的窘迫处境
当章邯接连击败张楚政权、魏王魏咎、齐王田儋,击败杀死项梁之后,章邯率兵北渡黄河,与上郡回援的王离军团一起围攻赵王赵歇,而各地叛军在接到赵王求援后也纷纷向巨鹿周围聚集,巨鹿之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秦军与叛军的最后决战。
巨鹿之战前形势
然而,当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王离军团后,章邯的退路其实已经被完全封死。王离军团战败之后,各诸侯联军和陈馀的军队纷纷向巨鹿聚拢。章邯军团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他所率领的秦军面临着三面皆敌的局面。
此时,章邯军团的北部是赵、齐、燕等诸侯联军,这些军队虽然战斗力不算很强,但却胜在兵力众多;南部是项羽率领的楚军,这支军队虽然仅仅有六万左右,但在项羽率领下战斗力却极为强悍;西部则是已经攻占了河内郡的司马卬,以及攻占了河南县(洛阳和新安之间)的沈阳;而在西南方向的南阳郡一带,则是已经攻破武关,攻入关中的刘邦、梅鋗(吴芮部下)军队。
对于章邯来说,他的大军经由三川郡和关中的联系已经完全被切断,和后勤基地敖仓的联系也完全被切断,在前有追兵、后有阻截的情况下,章邯只能撤向邯郸、汙水一带,背靠太行山固守待援。
章邯并非无一战之力,国内形势才是最后一根稻草
此时章邯军团面临的形势虽然不妙,但从“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项羽本纪》)等相关记载来看,以及此后项羽先后两次击败秦军,但楚军却又全部退回漳水以南的局势来看,章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项羽想要吃下章邯,显然并非易事。
可以说,章邯之所以最终选择投降,战场形势是一方面,最为重要的其实是国内的形势。被围困之后,章邯一面固守防线,一面派人司马欣返回关中求援,然而此时的关中不仅没有援军(否则也不会被刘邦轻易攻入关中了),而且朝廷也发生了重大变故,即赵高处死李斯后大权独揽。
结果,返回咸阳的司马欣停留三日,不仅没有见到秦二世胡亥,就连赵高的面都没有见到。司马欣见求援显然已经不太可能,又担心被赵高所杀,只得连夜返回军营。而事实上,司马欣离开之后,赵高的确派出杀手追杀,但却因追错路而失败。
要知道,作为外臣的章邯与丞相李斯的关系极为密切,而与内臣赵高之间的关系则较为疏远,李斯被杀之后,章邯的处境可以说已经是极为艰难。因此,当司马欣返回军营,将秦国的现状告知章邯后,章邯便已经很清楚,秦国不仅不会再派援军,且自己不论取胜还是战败,结局都已经注定。
章邯为何选择投降项羽,而项羽为何又选择接受
正如司马欣所言,“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原将军孰计之”,(《项羽本纪》)秦国的变故终于让章邯下定了投降的决心。那么,章邯为何选择投降项羽,而项羽又为何选择接受呢?
章邯之所以选择投降项羽,原因其实很简单。楚地项氏一族本就是秦末叛军的主力,这也是楚王熊心能够被封为天下共主的原因,而自项梁去世,项羽杀死宋义成为楚地叛军首领之后,项羽实际上已经凌驾于各诸侯王之上。
尤其是项羽击败王离,解了巨鹿之围后,项羽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项羽本纪》写道,“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段虽然较为夸张,但却不难看出,项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诸侯联军的统率。因此,只要章邯选择投降,那么投降的对象只能是项羽。
至于项羽选择接受投降,同样是无奈下的选择。章邯选择投降后,曾派人前往楚军营地谈判,但双方却始终没有谈妥。项羽之所以最终选择了接受,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粮草问题,当双方再次和谈时,项羽曾找来军吏商议,说道“粮少,欲听其约”(《项羽本纪》)。二是想要尽快西行,如前文所说,就在项羽与章邯对峙之际,刘邦和梅鋗已经从武关攻入了关中,按照“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刘邦无疑已经抢占了先机,这是项羽不能接受的,因此他必须尽快终结巨鹿之战。而正是基于这两点原因,在短期内无法彻底击败章邯的情况下,项羽只能选择接受章邯的投降。
于是,项羽和章邯约在洹水南殷虚上相见,并订立盟约。项羽则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以秦国降军为前部,率领诸侯联军开始向关中进发。然而,当大军行至新安时,二十万秦军却最终被项羽全部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