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为何没能实现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葛亮生逢乱世,才华横溢,人称“卧龙先生”。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隆中对》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乃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也是诸葛亮在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为刘备未来发展提出的总体战略。其实刘备占据荆州之后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符合《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的,只是《隆中对》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东吴方面的态度。
《隆中对》的总体战略规划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先是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曹操如今拥有百万之众,且挟天子而令诸侯,因此“不可与争锋”。而孙权占据江东已然三世,地势险要、民心所向,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荆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刘表显然没有能力守住。益州之地条件极为优越,但刘璋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占据汉中,刘璋同样难以稳住益州。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
结合这种实际情况,诸葛亮提出的对策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
1、联吴抗曹、稳住根基。也就是说,与东吴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势大的曹操,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暂不可为敌,而应该想办法谋取荆州、益州之地,先站稳脚跟。
2、增强实力,等待时机。占据荆州、益州之地后,则应该“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也就是说,要守住险要之地,然后积极和周边各种势力搞好关系,内修德政、治理江山,积极发展势力,以待时机。
3、抓住时机,两路北伐。一旦时机成熟,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是说从荆州和汉中同时发兵北伐,从而谋取中原。
赤壁之战后刘备发展基本符合《隆中对》
不难看出,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之后的发展基本与《隆中对》保持了一致,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先是湘水划界,再是白衣过江,刘备最终丢掉了荆州,导致了《隆中对》的彻底破产。
《隆中对》的致命缺陷,孙权不可能放弃荆州
赤壁之战后,刘备不仅成功与东吴结盟,更是趁机占据了荆州大部,之后取益州、夺汉中,整个步骤可以说与《隆中对》基本保持了一致,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际,东吴这个盟友的突然翻脸,最终使得《隆中对》彻底破产。
孙权成为了《隆中对》的终结者
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为了最大赢家,他占据了荆州七郡中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及江夏郡、南郡南部,而孙权只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北部部,曹操则依旧占据着南阳郡。不过,刘备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却并不利于其发展,于是其先后两次向孙权提出用江夏郡南部换取孙权占据的南郡北部,但均遭到拒绝,后东吴出于己方战略目的考虑,同意了该方案。
正如之上所述,实际上并没有“刘备借荆州”一说,只有“换荆州”一说,而之所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主要还是因为此时利益相通。孙权需要刘备抵抗曹操,以便自己腾出手来攻取交州,而刘备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然而等东吴平定交州,刘备进取益州之后,孙权却立即与刘备围绕荆州展开了争夺,原因很简单,东吴根本不会容许已经崛起的刘备再占据荆州之地。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地处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便可直接威胁东吴腹地,此时已经崛起的刘备再占据荆州,对东吴来说将是极大的威胁。而对于刘备来说,一旦丢掉荆州,那么益州的东大门将被牢牢关死,自己的势力将完全被锁困在益州地区,很难再向外扩展。
丢失荆州后的蜀汉完全被锁死在益州
正因荆州如此重要,东吴和蜀汉谁也不可能放手,这才有了之后的湘水划界和白衣过江,继而又有了夷陵之战,刘备最终还是丢掉了荆州。也正因为荆州的丢失,导致了《隆中对》的全面破产,形势对蜀汉来说已是极度不利,无力两线作战的蜀汉,只能一面与东吴修好,另一面意图通过北伐获取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