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犹如汉朝的张良一般,但为何他的待遇这么低?
1370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六人被封为国公,二十八人被封为侯,几天后又加册封两人为伯爵。在这些功臣中,刘伯温的爵位竟然最低,俸禄也是最少的。按理说,刘伯温对明朝开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功勋卓著,犹如汉朝的张良一般,但为啥他的待遇这么低呢?其实里面暗藏着玄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爵位高低顺序是,王爵最高,以下是“公、侯、伯、子、男”。朱元璋开国后,只封了自己的儿子、侄孙为王,功臣最高的爵位是国公,只有六位,分别是李善长、徐达、邓愈、冯胜、李文忠、常茂;侯爵有28位,主要有汤和、廖永忠等人,清一色的都是武将;伯爵两位,分别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
也就是说,在开国功臣中,只有李善长、汪广洋、刘伯温三位文官。爵位是最低的,刘伯温的俸禄也是最低的。李善在朱元璋建国过程中的作用,大致相对于汉初的萧何,他位列功臣第一位,“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汪广洋同为伯爵,但他食禄360石,而刘伯温的俸禄只有区区的240石。
刘伯温的能力毋庸置疑,朱元璋对他也非常信服,“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他甚至称赞刘伯温是“吾子房也”。刘邦在称帝后,曾要加封张良为食邑三万户的侯爵,但朱元璋称帝后,却只给刘伯温一个240石、且不能世袭的诚意伯,这又是为啥呢?
刘伯温待遇过低的原因,其实是朱元璋有意的打压,编者独孤雁分析认为,在这背后至少有四方面的原因。
其一,刘伯温能力太强,朱元璋对其心存忌惮。众所周知,刘伯温博通经史,运筹帷幄,尤精象纬之学,堪称是帝王之师。朱元璋利用刘伯温的才能,取得天下后,他的心态发生转变,开始对刘伯温心存忌惮,毕竟刘伯温所学的东西太厉害了,既然刘伯温能载舟,那么也有能力覆舟。
其二,刘伯温的出身,让朱元璋不放心。刘伯温与其他开国功臣有所不同,他的“成分”太高了,刘伯温是元朝的进士,曾当过元朝的江浙儒副提举。再看朱元璋这帮人,大多出身贫寒,不是农民,就是破落文人,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许在朱元璋看来,既然刘伯温能背叛元朝,那么他也有可能背叛自己。
其三,朱元璋有“地域歧视”。查看明初开国功臣的情况,你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地方,这些人大多来自淮西地区,其实这也反映了朱元璋在用人方针上,有着明显的地域上的亲疏。在洪武初年,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围绕着权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而刘伯温正属于浙东集团。
洪武三年7月,也就是册封功臣前几个月,浙东集团的重要人物,担任中书左丞的杨宪被杀,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标志着浙东集团的失败。在刘伯温被封伯爵后,他很快被“赐归老于乡”,彻底远离政治舞台。由此看来,这个伯爵,算是给刘基辅佐自己十年的“安慰奖”。
其四,刘伯温“工龄”太短。这点很好理解,自1360年出山,到1370年册封,刘基在朱元璋手下只工作了10年,而徐达、李善长、汤和这些人,至少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们南征北战,同生死共患难,这么长的时间是刘伯温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