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战争为何非得攻城,不绕道直取首都呢?

  古代战争中,攻城战非常常见,似乎只要攻下城头,大开城门,这个城市就被控制住了。但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疑惑,攻城战非常困难,因为守城方可以以逸待劳,补给和休整也方便,更占据地形优势,那攻城方为何要死磕非得攻下这个城门,而不绕过去直取首都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代城墙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平时看到的城楼和城墙其实并不是像个关口一样很小,而是真的可以围住整个城市,我们熟知的平遥古城,它的城墙就有六公里,而如今西安城,它的城墙更是长达十四公里。古代有些重要的城市,甚至有两圈城墙,内圈叫城,外圈叫郭,城是城市的核心,俗称内城,一般的达官贵人都是在这个区域生活。郭是这个城市的外城。内城城墙又高又厚,如北京内城高度十米多,外郭的城墙一般不到六米,相对低一些。

  古代的城池不仅城墙高耸,而且城墙修建的位置往往也非常重要,城门所在的道路往往是行军要道,城墙顾不到的地方基本都是非常险峻的山脉。如果打仗的时候,想要完全绕过去,首先补给线会拉的非常长,很有可能导致粮草跟不上,而且行军越远风险也越大,中途上遇到埋伏也说不定。如果不完全绕过去,走山上的话,情况也差不多,山路往往非常难走,不利于行军,如果下雨更是湿滑,很有可能导致士兵受伤,万一山上有敌人把守,情况只会更加的危险。

  除了以上原因外,就是战术问题,面对敌人自然是逐个击破更容易,你放弃攻下一个城池,那敌人的势力底盘没有减少,而己方一直在不断的被消耗,一旦对方集结完毕,那么胜败就没有悬念了。面对保护措施如此好的城市,如果没有控制他,而是选择绕过去,先不说能不能绕过去,那么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你绕过去之后,这个城市会在你的后方形成前后包夹,断你粮草或者撤退路线,战略上就行不通。

  古达打仗还讲究“名正言顺”,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打仗,往往打下一个城市,安抚这个城市的人民,那么军队的威望就会更好,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后攻打城市也能增加劝降的成功率,并且还能把这个城市当做中途补给战,休整部队,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以战养战,不断壮大自身,从而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