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曾对朱元璋发过牢骚,那么他如何在官场中明哲保身?
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
这跟徐达差不多,当初在滁州时,徐达挺身而出,代替朱元璋为人质交换孙德崖,同样是其结局的一个伏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汤和对朱元璋也是发过牢骚的,朱元璋对汤和也是多有不满。
汤和驻守常州时,一次请示未得到朱元璋满意的答复,他便在醉酒时埋怨:“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毕竟对你那么恭敬,而你却如此对我。
朱元璋的反应是“闻而衔之”,已经心生嫌隙了。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细数汤和在征陈友定时的过失,只封他为中山侯。
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洪武四年朱元璋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周德兴、廖永忠为左右副将军,溯江而上西征明夏政权。明夏丞相戴寿扼守瞿塘关,守将莫仁寿在瞿塘峡横架铁锁,封锁江面。又遇大雨,江水暴涨,汤和无奈驻军大溪口,数月不进。当时傅友德率军自秦陇入蜀,攻克绵州,廖永忠挑选精兵破瞿塘关,进入夔州,汤和这才“引军继之”。班师回朝论伐蜀功,傅友德、廖永忠受上赏。
当时的明夏政权,明玉珍已经死了五年,明升不过十五岁。伐蜀之战,就是送给汤和的功劳。但是朱元璋对汤和此战的表现非常不满:
上复谕中山侯汤和曰:朕前者命尔统师伐蜀,尔乃驻兵归州逗留不进。非颖川侯(傅友德)越关度险直入剑阁,致戴寿撤瞿塘之兵,还援汉州。德庆侯(廖永忠)因得乘虚攻破瞿塘,则西蜀何由可下。后攻保宁,又不勇往。尔朕旧人,自濠梁相从,军功不细,宜爵尔为公,缘功过不相掩,封尔为第一侯爵。今又不能自奋,而使他将得上功,朕甚为尔惜之。——《明太祖实录》
汤和此时,已经是深刻了解了朱元璋的为人,又加上本就是他能力不足造成的,他只能“顿首谢罪”。
洪武五年的三路大军北伐,汤和跟随徐达出征,本应是一次帅师而出、凯旋而归的战争,这又是一次加官进爵的机会。但是徐达一路作战不利,汤和在断头山遇敌战败,平阳左卫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此时朱元璋的反应是“帝不问”。
洪武十一年,汤和因功进封信国公时,朱元璋赐给汤和的诰书写道:
居旧将之行,惟守毗陵于忠有慊,朕念相从之久,泯前过而论见功。
汤和之功,朱元璋在诰书中写得明明白白:
东平越地,南下八闽,西擒察罕脑儿酋长,下巴蜀,颇有其功。
这是先批评一句,然后论功封你为国公,你得记着你是有过失的,是我朱元璋既往不咎。
以上就能看出来汤和与朱元璋微妙的关系。
洪武二十一年,汤和以年老乞骸骨,当时开国六公爵,徐达邓愈李文忠已病逝,其余公侯“皆在京师”,但是“见和之请”,才“次第以为言”。
这,就叫眼力见。
朱元璋同意汤和等人的退休申请,便在凤阳为汤和等诸公侯营造府第。当时浙闽一带屡有倭寇扰民,他对汤和说:“卿虽老,强为朕一行。”汤和不负所托,在沿海营造数十城,兵丁役夫数万人,浙地百姓已有怨言,汤和却说:“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
直到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沿海,汤和筑造的数城皆坚固,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
朱元璋的用人水平还是毋庸置疑的。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因病失声,朱元璋“即日临视,惋叹久之”,病情刚有些好转,又让汤和的儿子把他迎接至京师,坐车入宫。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更加严重,朱元璋“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
感情如此之深,夫复何求。
汤和晚年,经历了胡蓝案,听闻了李善长、冯胜、蓝玉、傅友德之死,行事愈加谨慎,在他每年一次的入京朝见,所听关于国事的议论,不敢向外泄露一句。
从汤和刚开始的“约束甚谨”、驻守常州的牢骚;到伐蜀之战后的顿首谢罪、春秋高思归故乡的乞骸骨;再到晚年的“益为恭慎”,没有胡惟庸的得寸进尺,没有蓝玉的骄姿蛮态,只在慢慢的改变自己的行事态度,跟随领导性格的转变而转变,小心驶得万年船,或许这就是官场中明哲保身的最佳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