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烧酒?是自己发明的还是从其他国家传入的?
烧酒是用蒸馏工艺制取的含酒精浓度较高的饮用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白酒。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烧酒?是自己发明的还是从其他国家传入的?这些问题目前在学术界仍然争议颇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历史上,关于中国烧酒的起源问题,大致有东汉、唐、宋以及元四种看法。其中东汉说由于其论据主要是从葛洪《抱朴子·内篇》和《后汉书·神仙传》中所记载的茅屋上燃火煮食而茅屋不燃的“仙事”中推论而来,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虽然此说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其并无确凿证据,并不可信。
元朝说,最早由明代的李时珍提出,他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1919年,美国学者劳佛尔也在《中国伊朗编》一书中肯定了此种说法的合理性。因此,元朝说曾一度为国内外的学者们所认可。但是到了1968年,日本学者窱田统一改原来的说法,认为宋代便已有了关于烧酒的记载。
1956年,袁翰青先生在其发表的《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更是将中国烧酒的起始时间一直上推到了唐代。自此,唐代是否有烧酒,便成了现在烧酒起源问题讨论的关键。
赞成烧酒起源于唐代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两位唐代诗人的诗句,即白居易《荔枝楼对酒诗》中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以及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中的“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他们认为这两首诗中的“烧酒”,是带有蒸馏性质,像大曲一类的烧酒。
因为自唐以来,当“烧”字与“酒”联系在一起时,常常表示加温,保温发酵、加热蒸馏等含义。李肇《唐国史补》中“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应该就是蒸馏酒。比如房千里的《投荒杂录》中就有:“南方饮,即烧。”
而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烧酒分两种,一种呈白色,一种呈红色,红色的那种有称“葡萄烧”。比如《梦粱录》卷一三记载南宋临安有“水晶红白烧酒”出售,可见烧酒之“烧”不含有形容酒的颜色的意思,而唐诗中的烧酒应当就是葡萄烧。
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葡萄酒“古者西城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中国约在公元700年左右就已经有蒸馏浇酒,它和德国的白兰地酒极其相似。也有学者认为,唐诗中的红烧酒应当释作红色的葡萄烧。
宋人唐慎微《证类本草》引唐德宗时期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已有用蒸馏酒解蛇毒的方法。中国蒸馏酒不始于元代,而是可上溯到宋代乃至更早的唐代。中国烧酒在其创始的唐宋时期,还处于偶发阶段。从南宋中后期到元代,烧酒工艺渐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