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史中真实的“钦天监”到底干嘛的?它有什么历史沿革?

  在一些明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钦天监这个词语,什么预测天气、占卜吉凶、识人断命、解释异象,几乎没有什么是钦天监不会的,由于钦天监经常与玄学连在一起,显得尤为神秘,让人觉得钦天监大概就是一个遍布神棍的地方,而历史中真实的“钦天监”到底干嘛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历史发展

  钦天监作为官署名,主要职责是观察天象、编制节气、推算历法等,差不多就是现在国家天文台和气象局的工作。中国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职能相似的部门,但是钦天监这个名称一直到明朝才确定下来,而在此之前它的名称经历了数次变化。

  早在周朝时期就有非常多的文献记载天气和气候,《诗经幽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lì)烈”讲的就是天气变化,而记录气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就是钦天监的工作,可见在中国古代就有专职天文历法的国家部门。

  据传夏商已经有了太史这个官职,《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而周朝的太史同时还承担史官、秘书和掌管典籍的职责,属于实权官职。

  太史这个官名从西周一直到春秋战国仍沿用,到了秦汉,太常所设太史令,代替太史;至魏晋,继续沿用太史令这个称呼,但是剥离了修史职责,只掌管天文历法;到了隋代,改称太史监;唐代又多次改名,用过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等;五代沿用司天台这个称呼;宋代为司天监、天文院等,同时期辽称为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到了元代,又改称为太史院;明清,终于尘埃落定,统称为钦天监。

  2、职能变化

  在钦天监的历史发展中,变化的不仅是名称,还有职能。在西周和春秋时,太史的职责主要分为四方面:

  第一、担任国君的秘书,掌管文书的起草,还能决策和任命诸侯卿大夫;

  第二需要记载历史,编写史书,这一点符合现代人普遍对太史的理解;

  第三要兼管国家典籍,在书籍知识非常珍贵的古代,掌管国家典籍并不仅仅是国家图书馆长,还意味着知识的垄断;

  第四才是后世钦天监的主要工作,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祭祀等,在那个时期,太史是可与卿大夫并列的权臣。

  到秦汉时期,太史的权利进一步被削减,职位降低,基本只负责编写史书和推算天文历法的职责,魏晋时期,记录历史编写史书的职能被分流给著作郎,从此以后的各朝各代,基本上只负责天象历法、天文地动、风云气色、律历卜筮。从最初西周时期的权利部门到后来的“清水衙门”,从起草命令的统治者秘书到国家图书馆馆长再到史官再到天文官,太史令逐渐变成远离权利核心部门的技术类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