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允端:元代最出名的女诗人,揭秘其生平经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郑允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元代,有一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不仅自己嫁的好,还写出了一首《吴人嫁女辞》,以警醒世人如何正确对待嫁女的婚姻观,她就是被誉为“女中之贤智者”的——郑允端。
郑允端(1327年—1356年),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代著名的女诗人。
郑允端出生儒学世家,吴中郑氏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作为豪族的千金小姐,郑允端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小小年纪就和诗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久而久之,她便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能诗善文的才女。
有苏州秀丽的山水为伴,郑允端也拥有雅致的审美情趣,她的诗词中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秀美,如她在少女时代所作的这首描写水乡美景的诗:
《水槛》郑允端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
凭阑忽听鸣榔响,知有小船来卖鱼。
郑允端还写有一首《赞豆腐》的五言诗,她从种豆、收成、磨豆一直写到制作豆腐成功:
《赞豆腐》郑允端
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会写得如此真实,从此诗我们可见,这位出身于富贵之家的大小姐能够深入生活的最细微之处进行观察,并把世人眼中看起来最为寻常之物,写得如此细致。
郑允端到了待嫁之年,父母为她寻了一门好亲事,将她嫁给了同郡的施伯仁,这是一段让郑允端十分满意的好姻缘。
施伯仁亦为儒雅之士,擅长诗文,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常常诗文唱和,生活的十分幸福。她在《听琴》一诗中描绘了夫妻的雅俗共赏:
《听琴》郑允端
夜深众籁寂,天空缺月明。
幽人遽槁梧,逸响发清声
一韵再三弹,中含太古情。
坐深听未久,山水有余清。
子期既物化,赏心谁与并。
感慨意不已,天地空峥嵘。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婚嫁完全是女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自从宋代的程朱理学流行开始,女性在那个时代是没有婚姻自由的,婚姻完全取决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很多女子甚至在出嫁之前都没见过自己的夫君,女子出嫁时往往是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当想到要和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起,她们既紧张又恐惧。
郑允端虽然身处富贵之家,自己也获得了美满的婚姻,但她却看到当时有很多百姓为了一时的荣耀,而将有姿色的女儿许配给达官贵族为妾,而那些贵族往往也只是贪图女子的年轻美貌,当人老色衰时,又喜新厌旧,那些年老的女子又成为弃妇,生活十分悲惨。
郑允端深深同情这些女子,因而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吴人嫁女辞》,以警醒世人,不要为了一时的荣华富贵而造就一生的婚姻悲剧。
《吴人嫁女辞》郑允端
种花莫种官路旁,嫁女莫嫁诸侯王。
种花官路人将取,嫁女王侯不久长。
花落色衰情变更,离鸾破镜终分张。
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此诗通俗易懂,郑允端提醒世人不要将女儿嫁给诸侯贵族,因为这样的婚姻不长久,“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她指出,只有人间贫贱的夫妻,才能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才情出众的女子最终却没能和丈夫白头偕老。随着元末战乱的爆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盐贩出身的张士诚起兵占领了苏州,郑允端平静美满的生活被战乱打破,她的家也被乱兵洗劫一空,她在贫病交困中郁郁而亡,年仅30岁。
对于爱妻的不幸早逝,施伯仁悲痛欲绝,他发誓要将亡妻的遗作整理成册,让它们永远地留在人世。
在施伯仁的精心整理下,郑允端的作品被编辑成册,名《肃庸集》。可惜诗集后来又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明朝嘉靖年间,施伯仁的第五世孙施仁又将这些残篇刊印成册,后经清代的《四库全书》传于世。
即使作品散失了一半多,郑允端依旧是整个元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女诗人,后人用“贞懿”来总结她的一生,并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郑允端的优秀诗作:
《东坡赤壁图》郑允端
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
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瘦马》郑允端
曾共元戎出塞垣,生擒番将向乌桓。
如今老去谁终惠,独对西风瘦骨寒。
《吐绶鸟》郑允端
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
胸中锦绣无人识,閒向东风自吐看。
《莲》郑允端
本无尘土气,自在水云乡。
楚楚净如拭,亭亭生妙香。
《读文山丹心集》郑允端
藉甚文丞相,精忠古所难。
舍生归北阙,效死只南冠。
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偶携诗卷在,把玩为悲酸。
《咏镜》郑允端
皎皎奁[lián]中镜,相随越岁年。
清光何所如,明月悬中天。
我昔十五馀,颜色如花鲜。
对之理晨妆,涂抹斗婵娟。
迩来年颇长,贫病相忧煎。
形容渐老丑,无复施朱铅。
今朝镜亦昏,尘垢蚀连钱。
相看自黯淡,焉能分媸妍。
人生有盛衰,物情随变迁。
世间类如此,何用增慨然。
郑允端的诗作通俗易懂,笔者不再作详解,算上前面的那几首诗,在本文里总共收录了郑允端的十首诗作,读到最后的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