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最后却自缢而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孙无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长孙无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中首屈一指,他也是唐朝最大的权臣,还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辅助他登基称帝,但为何到头来却落得个自缢而亡的结局呢?
长孙无忌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带着他和妹妹一起投靠了舅舅高士廉。长孙无忌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刻苦努力,精通文史,善于思考。高士廉的外甥女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所以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关系也甚为密切。
隋朝末年,群雄割据,李唐集团占据关中,初建唐朝。在接下来平定各方群雄的战役中,长孙无忌一路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成为李世民天策府的重要成员。
玄武门政变爆发,长孙无忌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之一,李世民设伏斩杀太子和齐王,顺理成章地让李渊禅位,登基继位后,长孙无忌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开国元勋,被定位第一功臣,封齐国公。李世民十分看重这位臣子,认为长孙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长孙无忌后又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和皇帝成为了亲家。
长孙无忌达到了人生的高峰,为了避嫌,主动请求贬官,无论是自己的妹妹或是李世民对其如何规劝,还是坚持自贬,或许这也是为官之道吧。此后的数年里,长孙无忌还是一如既往的为大唐献谋献策,忠心不二。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皇位的争夺自古以来都会让皇子们争的你死我活,在这其中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脱颖而出。李世民原本想拥立魏王李泰继位,但却遭到了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他认为应该立晋王才是合适的人选,并联合了一群大臣向皇帝劝谏。
在排出众议的前提下,李治终于继位,而长孙无忌则应高枕无忧,毕竟是他把唐高宗李治捧上了位。事与愿违,双方对于武则天立后的问题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李治坚持自己的想法,直接将武则天立后,而长孙无忌坚持反对皇帝的做法,双发剑拔弩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根据相关史书记载,长孙无忌被加上了谋反的罪名,而这一切都是皇后武则天的杰作,长孙无忌被流放到黔州之后,全家上下也都被先后治罪,终身为奴为婢。一朝天子一朝臣,心灰意冷的长孙无忌不久便被迫自杀。
成者忠,败者奸。长孙无忌都做到了,即是开国功臣,辅佐三朝皇室,又是权倾朝野,盛极一时的宰相,但最终还是棋差一招,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拥立了李治这样的昏君,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后半生也葬送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