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胡亥做了什么让秦朝注定灭亡?比放权给赵高还严重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胡亥的故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巡视途中后,他最小的儿子胡亥在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的谋划下登基,成为秦二世,而秦朝也亡于胡亥这个二世。对于秦朝的灭亡来说,原因有很多,胡亥的责任还是很大的,他首先是把皇帝这个职业当成了享受的台阶,当皇帝仅仅是为了集中全国资源让自己毫无顾忌地享受锦衣玉食、歌舞美女,是为了自己的奢侈生活更加美好而当皇帝。

  如何做好皇帝?其实胡亥的前面是有可以学习的榜样的,就是他的父亲秦始皇,不管秦始皇是不是为了赢氏的家天下流传万世,他至少留下了足以让万世效仿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郡县制等等制度。并且在秦朝统一天下后,也一直不辞劳苦的到处巡视,震慑不法,这才是对皇帝这个职业的正确态度。

  而胡亥继位后,没有一丝一毫继承到秦始皇的警惕心和危机感,以为从此天下大吉,最重要的是,他把所有的权力交给了一个臣子,自己躲进后宫专注于享乐,赵高当然是秦朝灭亡的罪魁之一,但他的行为和权力全部是胡亥毫不设防的赐予的,甚至胡亥自己最终都栽在赵高手上,被逼自尽时毫无反抗能力。

  但胡亥对于秦朝灭亡最主要的责任还不在信任赵高这事上,胡亥对于秦朝最毁灭性的打击是自灭宗族,导致秦朝在最危险的时候没有人能站出来指挥抵抗。在古代,宗族的延续和强大对于个人以及依附在这个宗族身上的其他势力异常重要,“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等观念深入人心,比之现代,古人更加依赖宗族的保护。

  赢氏皇族延续几百年,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宗族群体,秦朝朝堂上的关键职位如果让赢氏族人担任,至少能保证秦朝的权力始终在皇族手上,而不是落入到赵高这个外人手中,但对于秦朝来说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这支力量却被胡亥完全忽视,甚至于因担心皇位不稳,做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决定,那就是把他们全部杀光,根据史书的记载,从长兄扶苏开始,胡亥干掉了所有的兄弟,包括姐妹和他们驸马。

  秦始皇驾崩的当年,胡亥先杀掉了长兄扶苏:“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紧接着,陆续对皇族兄弟姐妹们下手,不顾皇族的尊严,将他们公开的残酷的处死:“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看看上面的这些记载,虽然有赵高怂恿的阴谋在内,可胡亥怕不是个傻子?完全不知道孰轻孰重,秦朝真正的拥护者就是这些嬴氏皇族,危急时刻能帮助抵抗外敌和安抚内部的其实也是这些皇族,并且他们的身份足以让很多人信服,胡亥把他们全杀光,直接且恶劣的后果就是当刘邦、项羽杀奔咸阳时,已经没有能率兵拒敌的人了。

  在秦朝以前的战国时期,各国王室中的人才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急的例子可谓是比比皆是,比如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中的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他们全是所在国的王族,虽然他们也因为名声和权势遭到君王的猜忌,但却没有哪一个君王会轻易的杀掉他们,这些战国时期的君王们都清楚的知道,当国家危难时,同为王族的公子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国家。

  在战国各国受到秦国威胁时,就是这些担忧国家前途的王族们到处奔走,合纵连横,利用自己的名声和能力,屡屡帮助国家解决危机。长平之战后秦国包围赵国国都邯郸,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募兵死守邯郸三年,坚持到魏国救兵到来。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后被魏王猜忌,不得不到赵国避难,但在魏国被秦军攻击时,魏无忌依然在外组织诸国联军救魏,帮助魏国逃脱大难。

  从战国时期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的事迹可以看到,王族中有能力的人对国家的帮助有多大?不可否认,他们对王权或皇权有威胁,但站在一个皇帝的高度看问题,其实国家或王朝的延续才是最重要的,胡亥明显忽视了这一点,将秦朝的延续至于皇权的威胁之下,至少,对于才刚刚经历二世的秦朝来说,这是极度不可取的。

  因为胡亥的行为,秦朝赢氏皇族受到不可挽回的毁灭性打击,刘邦攻入咸阳时,赢氏皇族仅仅只剩下秦王子婴这一颗独苗,当项羽杀掉子婴后,秦朝连隐蔽复国的皇族都没有剩下一个,这不得不说是秦朝最大的悲哀。千古一帝秦始皇要是在地下有灵,怕不是要被再气死一次,为秦朝统一天下打下基础的秦朝历代先王估计也会再气死一次。

  后世直到清朝,历朝历代在灭亡后,都会有皇族后裔为复国而努力,不管能否成功,至少有后裔为先人们的成就持续奋斗。比如清初,不断有人打着明朝皇族的名义反清,连吴三桂反清时都要抬出一个明朝宗室,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朱明皇族延绵二百多年,一定有活着的,可秦朝的赢氏皇族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后裔,全部是公开被胡亥杀掉,一点都不遮掩,把秦朝的希望完全扼杀在他当皇帝的时候,所以,胡亥对秦朝灭亡要负起的最大责任就是毁灭掉了自己的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