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刘吉:“纸糊三阁老”之一的当朝首辅,皇帝为何让他辞职?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昏庸无道,而内阁大臣刘吉、万安、刘珝三人对皇帝的过失不闻不问,只顾逢迎上意、玩弄权势,被世人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明孝宗即位后,前朝阁臣只剩下刘吉一人,他工于心计,排除异己,虽然屡遭弹劾,却稳居内阁十八年,人送外号“刘棉花”,讽刺他耐弹,对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却毫无作为的人,孝宗也无奈至极,只能偷偷派太监到他家中委婉劝他自己辞职。

  刘吉是正统十三年进士出身,天顺年间,任翰林院修撰,在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见深旁讲读经史,朱见深即位后,刘吉作为太子属官得以飞黄腾达,短短数年就升任礼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刘吉进入内阁,并升任礼部尚书,十四年,加封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十八年,又进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二十一年,升为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宪宗后期日益荒政,独宠宫女万氏,纵容宦官汪直,成立西厂大兴冤狱,而内阁的三位阁臣刘吉、万安、刘珝却对这些不管不顾,其中刘珝稍强与刘吉二人,刘吉便与万安勾结,设计陷害刘珝,刘珝被迫退出内阁后,刘吉、万安二人又拉了党羽彭华、尹直入阁,从此朝廷政治更加昏庸,各部大员也平庸至极,一时间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勤于政事,大开言路,任用品行高洁的徐溥、刘健等人进入内阁,罢免了万安、尹直等人,前朝阁臣只留下了刘吉,而内阁最讲究的就是按资排辈,早一天入阁便是前辈,所以刘吉一直稳居内阁首辅之位,而且他善于见风使舵,眼见孝宗是个励精图治的明君,便总在徐溥、刘健上书的奏章后面署上自己的名字,窃取名声,沽名钓誉。

  因为刘吉也曾在孝宗还是太子时,提督翰林院官员为孝宗讲读,孝宗即位后刘吉就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等到负责修纂的《宪宗实录》书成,又晋升为少师,刘吉虽然久居高位,权势显赫,本人却毫无作为,孝宗不喜,逐渐开始疏远他,然而刘吉留恋权势,始终没有辞官的意思。

  弘治五年,孝宗想封皇后的兄弟为伯爵,命刘吉撰拟诰命,刘吉上言说应该先立太后的子弟,孝宗认为刘吉违抗皇命,并以此为接口,派遣宦官到刘吉家中,婉言劝他辞职,刘吉这才不得不递交辞呈申请致仕,孝宗接到刘吉辞职信后,马上批准,并发布敕文,让他回乡途时乘坐官府车马,住官府驿站,以防刘吉逗留京都,日久生变。

  至此,久居内阁十八年,任首辅五年的“刘棉花”终于卸任,一年后,刘吉在家中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而孝宗朱祐樘驱逐奸佞,重用贤臣,扭转了自英宗时期就开始的朝政腐败状况,终于开创了“弘治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