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棣临死前留有一记,为何崇祯不用呢

  还不知道:崇祯为何不用朱棣的计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历史上,能如大明王朝一般传奇的王朝少之又少,开国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真正的农民出身,做过乞丐,几十年的斗争,任用蓝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击败陈友谅,驱逐元朝于蒙古草原,成就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其功卓绝,但又为了维护皇权,其孙子朱允炆能安稳上位,将名将功臣屠戮殆尽,蓝玉案、胡惟庸案堪称屠夫。可即便屠尽功勋,防了外人,却对自己的子嗣未尝防备,以至于燕王朱棣便有了可乘之机。

  年轻的建文帝,在自己的三位大儒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指导下,开始削藩。可当面对燕王朱棣之时,身处应天(南京)的建文帝却如他的老师一般妇人之仁,而朱棣自北京而南下,济南遇阻,本是必死之局,却在小舅子徐增寿等人的通风报信中知晓京城空虚,长驱直入,而建文帝直到其渡过长江才将其诛杀。可惜为时已晚,而朱棣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靖难成功的藩王。但是明成祖朱棣起家北京,在南京虽然也是贵为天子,但是面对建文遗臣景清等人的刺杀,也让他对南京可谓是日渐害怕,心有余悸,而更加坚定了他迁都的决定。

  1420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定都北京。但是与众多朝代迁都不同的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安葬于南京(也就造成了南京的地位是同于北京的),更加之要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外加此时的经济中心已经转移,朱棣也就选择了南京继续作为陪都,正如丘濬说“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这也是他保留2都制的原因所在。

  而朱棣也在南京保留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同时继续设置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事实上也就成为了一个政府2套班子的结构,而且此时的南京六部管辖范围虽然很小,但是却是当时最为富庶的南直隶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安徽、上海地区,而且当时的南京户部、兵部权利也重。

  如是和平年代,这样的设置可能会造成推诿扯皮,但要是战争年代,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可谓是多了一个选择,迁都避难,东山再起。这也是朱棣为大明江山留下的一计。

  1627年,明熹宗去世,而年仅18岁的崇祯帝继位,而1629年李自成起义,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并且如摧枯拉朽一般连克数城,直逼北京,也正是在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

  崇祯帝却出乎意料的选择了在煤山自缢而死,年34岁。由此,对于当时的崇祯帝而言,也便有了众多的声音,为什么不选择朱棣遗留下来的计策南迁呢?而也就在崇祯帝自缢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建立弘光政权。

  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崇祯帝不用此计谋呢?事实上,从其临死前的一句话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而作为崇祯帝临死之言,这句话多少有一些悲愤之情,难免也让人觉得有失偏颇。

  众多人说他是忘却了,也有说是其对于形势的错误判断,低估了李自成农民军的实力,而本人也是犹豫不决,更有甚者言语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成祖朱棣立下的圣旨便是如此“外敌入侵,大明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

  但事实上,历史上因为避乱而迁的不胜枚举,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逃往蜀地,宋高宗赵构所谓的海上行都,元顺帝逃亡,无不是例证,而根据《明史》记载,崇祯帝实则也有此意迁都,而且至少三次想迁都。只不过碍于其与群臣之间关系紧张“对待臣子反复无常,刻薄寡恩”,最后也不了了之,成了这亡国之君。

  当李自成大军攻入山西之时,崇祯便已暗示户部尚书,左都御史李邦华,翰林学士李明睿,少詹事项煜等人支持南迁,本大可以借坡下驴,就此南迁的,可是由于当时众多的北方籍官员反对,更是直接拿出“遗弃国土,放弃北方”的由头阻止。这也导致了朝会不了了之。

  而等到李自成攻陷太原,再次朝会,对于李邦华提出的太子归南组织抵抗,但面对农民军的滔天局势,事实上崇祯帝并不想坚守,也想南下,但是无奈大臣不允,便反对此计谋,而面对首辅陈演等的支持,兵科给事中却站出来反对,而第二次也便失败告终。

  而当面对打到了家门口的李自成,崇祯帝无奈之下召集吴三桂勤王之时,兵科给事中又言语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一句治正确的口号,又有谁还敢在说话?不得不说的就是,所谓的得失也在这三次的朝会之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士大夫阶层的无耻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也正是由于与大臣之间的不和睦,崇祯帝又不能违背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传统,用我们现实中的话就是“人心散了,兄弟不好带了,外加自己面子薄—我也想走但不好意思”也才导致了崇祯帝无法实现祖上朱棣留下的南京为都的计策,自己最后留得一个自缢的结局。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