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驰名中外的“双截棍”是由哪位皇帝发明的?

  核心提示:据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被称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就是赵匡胤当年独创的,此外,武术中的“大小盘龙棍”,也就是“双截棍”,据说也是赵匡胤发明的。所以,若论武功,赵匡胤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冠军,即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这些马背上的皇帝,倘若单打独斗起来,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在河南洛阳夹马营。据说,他出生时身上有一股异香,三日不散。因而,他从小就有一个好听的乳名,叫作“香孩儿”。很有可能,这是在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其本人或是一些拍马溜须之徒的蓄意杜撰,意在证明他乃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生有异征,不同凡人。实际上,赵匡胤能当上皇帝,虽然有一些天命即运气的成分,然而更多的似乎还应归因于他的精明与能干。

  从史书上看,赵匡胤出身于一个普通人家,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他的父亲赵弘殷虽说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但却是一个没有多大长进的下级军官。赵匡胤出生时,家道中落,十分艰难。所以,赵匡胤日后的出人头地完全是靠他个人打拼得来的。或者,换句文绉绉的话说,他的奋斗史完全是由他自己一个人去书写的。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在今天,读赵匡胤的个人奋斗史或者叫发迹史,仍然觉得很有意思。就像梁羽生和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应该说,早年的赵匡胤的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或者,用《水浒传》里的话说,年轻时的赵匡胤“风风火火闯九州”,“端的是一条好汉”。

  据史料记载,由于生于“五代十国”这样一个乱世年间,更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赵匡胤从小便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好武艺。据传说,千百年来一直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被称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就是赵匡胤当年独创的,此外,武术中的“大小盘龙棍”,也就是“双截棍”,据说也是赵匡胤发明的。所以,若论武功,赵匡胤绝对是中国皇帝中的冠军,即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这些马背上的皇帝,倘若单打独斗起来,也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也许正是由于自恃有一身好武艺,21岁那年,赵匡胤决意离开了虽不富裕但还算温暖的家,只身到外面闯荡江湖,由此谱写了一曲成功的“流浪者之歌”。

  在刚开始的两年中,他简直就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转,不仅人生没有目标,生活也没有着落,整个儿就是一个流浪汉。最惨的时候,竟然靠在街边设赌局骗钱来填饱肚子。由此可见,在落难时,我们的这位大宋开国皇帝混得确实不怎么样,和早年曾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简直就是难兄难弟。相传,有次在与人赌钱之时,竟然遭到了当地一伙流氓的围攻殴打,可想而知,我们的这位未来的大宋开国皇帝在当时落魄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

  就在年轻的赵匡胤在人生之路上穷愁潦倒陷入极度迷茫时,即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没想到一个老和尚竟然为他指点了迷津。

  那是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的秋天,到处流浪的赵匡胤到了汉水边上的重镇襄阳,因为没有钱住店,便栖身在一座寺庙里。在我国的许多武侠小说中,通常都把一些寺庙的住持或方丈描写成能通阴阳,明八卦,上知神佛,下晓鬼神的世外高人。如赵匡胤在襄阳栖身的这座寺庙的住持便是这样的一位接近于半神半人的高僧。当时,这位老住持已年近百岁,因饱经沧桑,阅人无数,所以,乍一看到赵匡胤,他便觉得这位个头不高,虽风尘满面却难掩英挺之气,衣衫褴褛然全无寒酸之态的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日后一定会富贵至极。于是,老和尚便将赵匡胤待为上宾,热情接待。他与赵匡胤谈古论今,彻夜倾谈,指教赵匡胤说,如今汉水以南社会稳定,英雄无用武之地,难有作为;而北方现在兵荒马乱,征战不休,自古乱世出英雄,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说到最后,老和尚忽然有些神秘地微笑着,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凝神看着赵匡胤说:“老衲不知道少年英雄奈何南下,而不北上去建功立业?”

  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老和尚这么一点拨,赵匡胤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第二天一大早立即掉头北上。临别时,老和尚倾囊相助,赠送给赵匡胤一大笔重金,又将寺中唯一的一头毛驴送给他作为脚力。

  与老和尚传奇般的相遇,可以说使赵匡胤的人生峰回路转,出现了戏剧般的变化。

  一年后,赵匡胤来到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投奔到后汉枢密使郭威麾下,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兵,从此正式结束了流浪汉的生涯。一个新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时代开始了。

  因为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头脑又很灵活,所以,年轻的赵匡胤很快便在一大堆士兵中脱颖而出,得到了郭威养子柴荣的赏识。乾佑三年(公元951年),郭威发动兵变,取代后汉自立,成为后周的开国皇帝。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因没有儿子,其抢来的皇位最后只好由其养子柴荣继承,是谓周世宗。柴荣即位以后,受其赏识的赵匡胤自然被调到中央禁军任职,成了一名经常呆在皇帝身边的中级军官。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二月,趁柴荣即位不久,当时的北汉勾结辽国契丹大举入侵后周。时年只有33岁的柴荣决定御驾亲征。双方在高平(今山西晋城东北)展开激战。当时,敌强我弱,后周军队严重受挫,形势岌岌可危。赵匡胤虽说还只是个普通的禁军将领,但在后周的两员大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关键时刻,看到周世宗柴荣身先士卒,拼死作战,他深受感动,大声疾呼:“皇上这么危险,主危臣死,我们怎么能不拼死作战?”说罢,便奋勇杀入敌阵,后周士气由此大振,并很快反败为胜。

  战后,周世宗柴荣破格将赵匡胤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大约相当于中央禁军的第三把手,一战成名的赵匡胤由此一跃而跻身到高级将领的行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平之战的最大赢家是赵匡胤,故后世史学家称这场战役为赵匡胤肇基皇业的开始。

  如果事情仅仅只是到此为止,赵匡胤顶多不过是个高级将领罢了,绝对不会成为后来的赵匡胤,人们也根本就看不清其实也压根就看不到他那野心家的真实面目。但随后的一系列征战,不仅使赵匡胤立下了显赫战功,也使他在军队内外获得了广泛的人脉,而且,他的赌徒心理又被渐渐激活了。一个有了政治资本而又很想赌一把的人往往非常可怕。

  就这样,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杂交与耦合,一个野心家渐渐破壳而出,浮出了水面。

  有道是外表精明的人从商,外憨内精的人从政。赵匡胤显然就属于那种外憨内精的人。他做人做事外粗内细,外憨内精,表面看来,方头大耳的他为人处世大大咧咧,但实际上,却很有城府,心机颇深,绝对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

  也许因为闯荡过江湖,据说赵匡胤身上很有些江湖义气。犹如当年瓦岗寨的秦琼、程咬金以及后来的梁山泊好汉那样,平时他老兄非常重友情,讲义气,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真正是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钱大家花。但是,不同的是,如果说秦琼、程咬金以及后来的梁山泊好汉的这些表现完全是个人性格的真实流露,没有任何的做作与虚伪,而对于赵匡胤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其性格的自然流露,但更多的却是因出于个人不可告人之目的所作的虚情假意的伪装与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