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句话让家族800年兴盛不衰,揭秘范仲淹的为人之道

  在历史长河中,范仲淹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说起范仲淹,我们并不陌生,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范仲淹出身很低,他幼年丧父,少有志操,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他既是了不起的文学家、思想家,又是颇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出将入相,外平边患,内倡革新,为北宋的国计民生殚精竭虑。而且范仲淹一生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到一处必先兴学育人。

  正因为有如此的情操,所以,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本朝人物第一”,朱熹更是尊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当然,这不是范仲淹最牛的,范仲淹最牛的是仅用8个字就让范氏家族800年兴盛不衰。这八个字就是自立、读书、清俭、行善。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但范仲淹8个字却让家族800年兴盛不衰。

  首先是自立。范仲淹绝对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他虽然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但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父亲去世后,为了生存,母亲带着他改嫁。家庭的变故,不仅使他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俭善良的品格。而且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懂得要出人头地,更早的自立自强。自己是如此,所以,他对自己的子孙也是如此。

  公元1051年,范仲淹去世的时候,并且没有给后世子孙留下半点财产,甚至死后连一所像样的居所也没有。事实上,范仲淹去世的时候已经是位极人臣,而且宋代当官普遍高薪,按道理,他们家庭是不缺钱的,但范仲淹就是这么严格要求后代子孙。

  可见,自立是多么重要,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只有自立,只有自己独立了,才能人格自由。

  再说读书。这个不用多说,范仲淹读书认真是出了名。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范仲淹从小就刻苦读书,夜以继日、勤学不辍,终于考中进士榜首,一举成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谁都不能依靠,而当时能出人头地的出路,就只有读书,考上科举,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范仲淹不仅自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后来成功后,他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读书。他曾提出了两点建议:要督促孩子们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了解,只有学有所成,才能入仕做官,有所成就。

  其实,不仅是教育自己的家人,范仲淹还叫同事也读书。比如狄青,众所周知,狄青是一个武将,军事才华横溢,在西北对战西夏的时候跟范仲淹结成忘年交,范仲淹就要狄青读书,狄青听了范仲淹的建议后,果然进步明显。跟三国时期的吕蒙一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所以说,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

  再看清俭。这个不用多说,范仲淹是吃过苦的孩子,从小就清俭,幸运的是,这种从小养成的良好品质伴随了他的一生。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说:“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氏家族中除了范仲淹,名气最大的应该要数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了。《宋史》对范纯仁的评价很高:“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

  于是,在民间范纯仁便得了一个“布衣宰相”的雅号,宰相是他的官职,而布衣之说则是因为他清廉节俭的作风。而这一切都源自范仲淹的严格教导。

  最后说说行善。关于范仲淹行善的故事很多。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范仲淹发迹后,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这个购买“义田”接济困难家庭的事业,范家人一直坚持,到清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还在不断注入资产,形成了一条横跨了数百年的伟大的慈善事业。

  这就是范仲淹让家族延续八百年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八个字,自立、读书、清俭、行善。那么,我们疑问的是,范仲淹的家族真的延续了800年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范仲淹以后,有不少人勤奋学习,考中进士。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