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董鄂妃:清朝首位皇贵妃,为何她死后会被一贬再贬?

  对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清朝最受宠的嫔妃是谁?有那么几个人以供参考:皇太极时期的宸妃海兰珠,顺治皇帝的孝献皇后(也就是董鄂妃),光绪的珍妃他他拉氏。这几个人有一共同特点:宠爱不是来自于外物的加持,而是皇帝独一无二的深情,今天我们说说董鄂妃。

  董鄂妃在清史中以受宠著名,也以“虐恋”被后人怜惜。但是因为她太著名了,以至于许多事情我们的耳朵都听出了茧子,例如她的身世(秀女说,歌女说,博果尔福晋说),以及她的英年早逝。所以,我们今天挑点鲜少有人提及的新鲜事。

  第一,她是清代首位皇贵妃。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但是实则没有后宫制度。所以在那个年代几位著名女子例如皇太极母亲孟古哲哲,滚代,以及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都以“大妃”称呼。皇太极在位初期,依旧如此,直到1636年称帝,建立大清,才逐渐效仿汉人建立后宫。在那个时候,才有了中宫皇后,清朝历史上第一个活着当上皇后的人是博尔济吉特氏哲哲。顺治登基,清兵入关,进入紫禁城之后后宫制度也逐渐完善,除了皇后之外,我们可以见到选秀女,皇贵妃,贵妃,妃等等。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过是存在于书面之上,到了顺治十三年,董鄂妃进宫,清代才有了第一位皇贵妃。

  董鄂氏,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的女儿,生于1639年,十七岁时进入后宫,年龄相比其他秀女,稍微大了两岁(横向对比,玄烨母亲孝康章皇后14岁生的他)。然而根据《清史稿》我们可以得知,董鄂氏的晋升速度是无人能及的:刚一入宫就被封妃,一个月以后,封为皇贵妃,赐号“贤”,基本可以说明她给人留下的印象。

  第二,她生前受宠,死后却一贬再贬。

  在封了董鄂氏为皇贵妃以后,她的身份在后宫只居两人之下了,那就是太后孝庄与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但是顺治显然没有要停手的意思。1657年,皇贵妃为皇帝生下了四阿哥,举国同庆,福临更是高兴的大赦天下,发出“朕第一子”的感慨。清代上一回大赦天下,还是在宸妃海兰珠生产,中间再无其他,这足以见董鄂妃的不同。董鄂氏生前并没有坐上皇后之位,一是彼时正牌皇后还在,且没有被废的理由。二则是,福临将第一位皇后孟古青废掉以后,实际上已经没有再次废立的额度了(会显得皇帝喜怒无常大臣们会极力劝阻)

  董鄂氏22岁,生病去世,这对顺治来说是致命打击,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他做了一个决定:追封皇贵妃为皇后。为何说这是失去理智下的行为呢?因为在不久后,顺治病危之际,亲自写下了罪己诏,其中第一条自责的理由就是“宠爱董鄂妃太不能以礼止情”。

  似乎这是一个信号,在皇帝自我检讨之后,后世其他人对董鄂妃的位分一贬再贬:

  首先,按照清代制度,历任皇后去世,牌位会被放在太庙,但是董鄂氏虽然被追孝献皇后,他的牌位却被放在皇贵妃专属的西暖阁。

  其次,清代皇室的重要人物,但凡婚丧嫁娶其典礼都会被记录进《大清会典》中,以便后世子孙效仿。但是董鄂妃的丧事由于顺治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办的太铺张也太过分,不被记载,意味着不方便被效仿。

  再次,清代的皇后都会在死后追加谥号,一代代追加下来当超过16字时方停止。但是董鄂妃虽然被封了孝献二字,却不可以被追加谥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顺治共有四位皇后,除了世祖废后,其他两人都有“章”字,而董鄂妃却没有。

  以上种种都表示出一种态度:董鄂氏的皇后地位不被清朝官方认可。

  那么是她被当朝人厌恶吗?并不是,其实在她活着的时候,是被所有人喜爱,死了以后被人们怀念的。古籍记载,董鄂妃对待所有人都尽心尽力,无论是孝庄还是皇后生病时,她都会衣不解带的照顾,说这是维系人际关系也好,是自保也罢,总之这样的态度换来的是人们对她的认可。至于为什么在死后却受到冷遇呢?其实这与顺治下罪己诏的目的是一样的:通过行动向后人传达态度,希望后来的皇帝不要再这么宠爱任何一个妃子。因为专宠的背后,往往是朝政上的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