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末路振飞手上有兵有藩王,为什么不拥立一个藩王?

  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巨大变革的一年,李自成杀进北京城,崇祯皇帝在北京城自尽,一时间天下混乱,巨大的明朝成了一条无头的巨龙,赶紧拥立一个新君成了当务之急。

  由于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被大顺军控制了,之后又下落不明,所以崇祯皇帝后继无人,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谁能够拥立一个新皇帝,谁将会一举成为新朝的实权人物,甚至可以说是间接的统治了天下。

  而要实现这样的伟业,得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足够快。当皇帝这个事情从来都是赶早不赶晚,如果已经有了皇帝,后立的皇帝就不名正言顺了;第二,要有兵。在乱世之中,道理是行不通了,手握兵权才是最重要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有人,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藩王。

  然而,在当时,有这么一个人,他第一时间得知了崇祯皇帝的死讯,而且手上还有兵,更重要的是他辖区内还有四个藩王,但是他却没有拥立其中的以为,而是选择把这个功劳让给南京城内的各位大佬,他就是大明漕运总督路振飞。

  漕运总督驻淮安城,淮安城处在首都北京与陪都南京之间,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枢纽,交通南北的必经之地,所以也是消息传播的重要节点。北京三月十九日陷落,当月二十九日淮安即有小道消息流传北京失守,但是大家还是半信半疑。四月初八日,路振飞接到塘报知道了北京失陷的确切消息。而此时,南京的大臣们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所以说路振飞应该是第一时间知道崇祯死讯的南方高官。

  当时路振飞是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手下有数万兵卒,在三月初得知北京危急之时,路振飞发动乡民,登城巡守,淮安在他的治理之下保持了极好的社会秩序。路振飞的实力如何,可以从下面这件事情看出,后来的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想进入淮安境内,但是被路振飞拒绝,尔后刘泽清又想从淮安境内过境前往扬州地区,也被路振飞拒绝。后来,刘泽清只能绕道前往扬州。连不讲理的刘泽清都不敢惹,可见路振飞的实力有多强。

  最后,看看路振飞所辖的淮安境内的最重要的资源——藩王。明末北方糜烂,北方的藩王们都想着往南逃命,而他们选择的最终目标都是南京,而淮安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到三月时,在淮安境内的藩王至少有四个,周王、潞王、崇王和福王,其中以潞王和福王与崇祯皇帝的血缘最为亲近,潞王是崇祯的堂叔,而福王血液更进,他是崇祯皇帝的堂弟,都是神宗万历皇帝的亲孙子。

  此时,路振飞手上有兵,有王,而且第一个知道了崇祯皇帝的死讯,如果他想争这个“策立”之功,恐怕无人能够与之匹敌,但是路振飞却能够从大局出发,放弃了取得这一不世之功的机会。

  根据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路振飞曾经说过这一一段话:“有劝某随去南京扶立者,此时某一动则淮、扬不守,天下事去矣。此功自让与南国元勋居之,必待南都议定。不然,我奉王入而彼不纳,必且互争,且不待闯贼至而自相残,败事矣。”

  由此可见,当时路振飞至少有两点考虑:第一,他身为淮安巡抚,如果擅离职守,则淮扬之地可能会落入李自成手中;第二,如果他拥立的藩王得不到南都重臣的支持,强行拥立必然会导致内战,到时候自乱阵脚,也会给李自成以机会。

  所以基于以上两点,路振飞宁可将这个功劳让与南都其他元勋,可见路振飞此人能够从大局出发,而且有着非常的大局观,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良臣,如果不是他能够克制内心的欲望,恐怕南京马上也会变成李自成的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