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邦为何被说流氓?又为何精英俊才贵族都愿意跟随他
刘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汉高祖刘邦的形象被污名化,
已经有文学史家给刘邦贴上了“流氓”的标签。贴标签的始作俑者,我们不能不说司马迁。司马迁骨子里非常仇视刘家的皇帝,从开国的皇帝刘邦起,一直仇视到直接管他的汉武帝止。特别是对刘邦,在《高帝本纪》里,给刘邦绘画了一个流氓的形象,绘声绘色地对刘邦进行口诛笔伐。首先是,刘邦少年时不好好从事生产劳动,利用亭长的权力,好酒贪色,成为十足的酒色之徒,当然是流氓了;他在郦食其面前使女子洗脚,欲宿于秦宫,以讽刺口吻报复父亲骂他不事生产的旧恨,这更是流氓的搞法了。
再有就是见叔孙通所设朝仪,便得意忘形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是十足地表现了流氓神态;在《项羽本纪》里,项羽欲烹刘邦父亲,刘邦不但不着急,反而要求对方“分一杯羹”,这也是十足表现了刘邦的流氓派头。在《郦食其列传》里这样说:“有些读书人戴起儒冠来拜访他,他拿起儒冠当作小便桶,与人言便破口大骂”,这也是刘邦十足的流氓表现。上述这些事情,假如都是真的,假如司马迁把刘邦写得如此不堪,写成刘邦是一个十足的流氓,道德败坏,恶劣之极,那么如何解释为何天下的精英俊才贵族出身的张良、韩王信、胸怀韬略的陈平、萧何、精通兵法的韩信等等,都愿意舍生忘死地追随其建功立业、临危不弃?
如何解释王陵母亲以死劝告儿子忠事汉王刘邦?如何解释周苛、纪信等面对项羽的引诱威胁,宁死不愿背叛汉王刘邦?如何解释当时天下百姓都纷纷献出自己的子弟和米帛,支持他与楚霸王项羽争战到底?如何解释这样一个道德人格不堪的人,却能够为民除暴,从谏如流,豁达大度,不封六国后裔,朝着当时比较进步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迈进,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与唐宋明清并称的空前统一的大汉帝国?这是一个“流氓”“无赖”能够做到的吗?再者说,如果《史记》中的刘邦,真的被司马迁描述成谭丕模等理解的那样人格低劣、道德败坏,他的这部《史记》能够流传到现在吗?
在汉武帝时,酷吏满朝,法网严密苛酷,司马迁如果这样抹黑丑化本朝的开国皇帝、当代皇帝的曾祖父,他就不怕自己全家被族灭,他们父子两代竭尽心力撰成的《史记》一书被全部焚毁化为灰烬吗?他的外孙杨恽仅在书信里微文讥刺了汉宣帝,就被汉宣帝腰斩于市,家属被流放边地,汉武帝、汉昭帝会对这位在史书里百般丑化诋毁他们祖宗的太史公那么大度。不杀其人,不毁其书吗?汉昭帝还会让司马迁的门婿担任丞相吗?李长之、谭丕模也曾感觉到司马迁如此浓重地讽刺和贬低汉朝前期皇帝不易避开当时严密的法网,所以认为司马迁行文时运用了巧妙的“阵法”以对付汉朝官方的迫害和惩罚。
特别是“互见法”和“指桑骂槐法”他绝不把高祖的流氓行径及小气忌刻写在《高袒本纪》里,却分散在《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里。因为《史记》中的相关描述,刘邦的小人形象深入人心,确实被认为是流氓得到了天下。其实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是很高的,只是没有避讳刘邦本人存在的人性缺陷,有些人就只看到了他小人的一面,忽略了其中肯定刘邦的评价和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