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私塾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古代的私塾是什么样的?

  现在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我国的文盲率也在不断下降。而现代人对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非常的高,“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而已了,但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的,很多人想获得良好的教育并没有那么简单,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适合平民家孩子学习的地方,那就是私塾。

  私塾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办学形式。很多人认为孔子开办的私学就是一种私塾。私塾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私塾虽然历史悠久,不过“私塾”这个叫法却是近代出现的。根据办学人和水平和场所不同,也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而“私”这个字则是为了公立的学堂区分,当然这种学堂早期是没有的。

  私塾里有老师也有学生。私塾里的老师称为塾师,古人一般叫这类人为“先生”,他们大多是当地文化水平和德行较高的童生、落榜的秀才或是退职的官员。私塾里的学生称为书塾,不过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小到五、六岁的儿童,大到二十岁的成年人都有,当然主要受众还是儿童。

  按照教育程度,私塾通常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种。蒙馆字如其名,以启蒙为主,基本上都是儿童,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认字,其次才是一些基础知识,教材通常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些简单的书籍。而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就比较多,这些人很多都是为了考取功名,所学习的东西自然更加的繁多和深奥。

  古代的私塾非常多,但塾师文化的水平往往相差非常大,所以民众对私塾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但即使私塾有很多不足,私塾的功劳也不可忽视,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官学覆盖人群的不足,虽然现在教育已经取代了古代的教育,私塾更是非常少见了,但是现代教育的也不是完美的,现在教育的缺点也在不断的暴露,很多教育机构更是把“升学率”当成唯一准则,却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知识、培养人才和品德,在这些方面也许古代的教育方式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有利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