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在唐朝是何地位和影响?他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侯君集在唐朝是何地位和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事泄而被废。在卷入李承乾谋反的朝廷重臣中,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凌烟阁功臣侯君集是地位和影响最大的,侯君集也成为唯二被唐太宗下令处死的凌烟阁功臣。那么即将位极人臣的侯君集为什么要谋反呢?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命侯君集率军征伐高昌。唐灭高昌之战是唐朝在“军神”李靖隐退后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此战的总指挥很可能成为李靖之后的唐军代表,可见唐太宗对侯君集的重视。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侯君集率兵灭亡高昌,立了大功。
唐灭高昌之战结束后,已经是吏部尚书的侯君集觉得自己马上就能当上核心宰相、位极人臣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朝廷的有司发现了侯君集在征伐高昌的战争过程中有很多不法行为,比如擅自发配无罪之人、将高昌财宝据为己有、纵容士卒掠夺高昌的财物等等。
因为这些违法行为都是确有实据的,所以侯君集班师回朝后还没高兴几天就被有关部门逮捕入狱。不过唐太宗念在功劳的份上赦免了侯君集,让侯君集继续担任吏部尚书等重要官职,算是将功折罪。但由于高昌之战的违法行为,侯君集当核心宰相的事是没戏了。
唐太宗对侯君集是很宽容了,可是侯君集却觉得唐太宗对自己不公。出任洛州都督的凌烟阁功臣张亮去吏部辞行的时候,侯君集竟然与张亮谈论谋反的事情,吓得张亮赶快向唐太宗报告。唐太宗却认为张亮的举报没有旁证,侯君集未必真的想造反,就没有当回事。
但唐太宗没想到的是,侯君集是真的想造反,因为他觉得在贞观年间已经没有前途了。当时地位已经动摇的太子李承乾非常需要朝廷重臣的支持,而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是李承乾的散骑常侍。于是李承乾便通过贺兰楚石与侯君集搭上了关系,经常请侯君集来东宫。
一来二去,侯君集觉得李承乾比唐太宗更重视自己,跟着李承乾比辅佐唐太宗更有前途,便加入了李承乾的谋反集团,准备将李承乾推上皇位。根据史书记载,加入谋反集团的侯君集内心隐约知道谋反没戏,以至于经常在睡觉时惊坐而起,但侯君集没有及时下贼船。
李承乾谋反事泄后,侯君集自然被判处死刑并灭族。不过念在侯君集的功劳,唐太宗将侯君集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减刑为流放。而当年侯君集在“军神”李靖门下学习兵法的时候,李靖就评价侯君集的欲望过大,未来很可能要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