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杨修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还不了解:杨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修和司马懿相比,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司马懿的隐患不是更大吗?

  曹操:杀“羊”还是杀“马”,只在孤一念之间。

  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想必曹操定会除掉司马懿,免得日后养出司马氏这只“大蛊”。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想必杨修定会不再卖弄聪明,不再触及曹操的红线;

  有人说,曹操杀杨修、留司马懿,是因为杨修才智过人,爱秀聪明,惹曹操厌烦;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杨修的母亲乃袁术之女,杨修身上有袁氏血脉,被曹操认定为隐患。

  其实不然,这两点并不是杨修之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历史和演义是有差别的,杨修并非是因为演义中的“鸡肋事件”而死。

  才智过人不是错,曹操麾下的谋士们哪个不是才智过人,如贾诩、程昱这些难对付的老家伙曹操都能容忍,杨修这个爱显摆的小年轻总归罪不至死。

  袁氏血脉也没那么严重,曹操不至于仅凭此就杀人。庞德就是例子,其人原是马超旧部,其兄庞柔也在蜀汉为将,这明显是与敌人关系不浅,但曹操依然重用了他。

  再看曹魏阵营中,各路士族、军阀、豪杰那是来者不拒,海纳百川,其中好多都曾与曹操敌对过,而曹操始终以宽广胸襟招揽天下。何况杨修真正的出身是弘农杨氏,是老杨家人,只不过是袁术的外甥罢了,曹操连袁绍的外甥高干都接纳并封为并州刺史,又怎么会容不下杨修?

  那么,曹操杀杨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杀杨修的动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杨修会被处死,其实也不算冤枉,是各种原因累加的结果,而其中的主要原因:

  一是曹植,二是杨彪。

  一、因曹植卷入夺嫡风波

  曹植是曹家老四,与曹家老二曹丕曾有过一番激烈的夺嫡之争。曹植文才横溢、性情率直、颇肖曹操,因而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继承人。曹植也拉拢了一批文士替自己出谋划策,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有丁仪、丁廙(yì)、杨修等人。

  的确,在历史上曹植对杨修很看重,亲笔写长信招揽。看信中措辞,诸如“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足下高视于上京”、“明早相迎,书不尽怀”等等。

  信中内容通俗来说大致就是:杨兄,我曹植好想你,几天不见,浑身不得劲儿……杨兄你的才华那是优秀超群、冠绝长安……明早我等你来哦,信里根本讲不完,咱们当面好好唠唠,不见不散!

  古人招揽贤才可谓不遗余力,信中内容也是肉麻得紧,总之就是要强烈地表达出赏识看重之意。

  那么曹植为何会极力拉拢杨修呢?

  一方面是因为杨修乃是汉末三公杨彪之子,出身著名的弘农杨氏,和袁绍的袁氏一样都是四世三公的排面,政治影响力很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杨修本人也的确是个人才,他才思敏捷而且处事能力也不弱。

  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三国志·曹植传》

  根据史料记载,杨修当时任曹操的丞相府主簿,大致相当于秘书处处长的角色,那是能接触到各种决策机要的职位,曹操的得力助手。因而,从太子到官员都争着与杨修交好。

  最终,杨修选择站在曹植这边,谁让曹操最初明显偏向曹植,曹植又极力拉拢,杨修也就顺势加入了。依我看,杨修自然也是希望通过此次政治押注,获得从龙之功,那么三公之位就是囊中之物了。毕竟杨家四世三公,我可不信杨修没有继续传扬家族荣耀的志向。

  谁知这次押注失败了,曹植最终被废弃,曹丕夺嫡上位成功。夺嫡失败的一方几乎都不会有好的下场,杨修也不能例外。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脩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脩。——《三国志》

  曹操在最终确立曹丕为储后,曹植这边的人就要妥善处理掉。像杨修这样的谋臣,既有才能谋略,又有袁氏血脉,万一未来搞事情怎么办,留着他曹操死后不放心。于是,猜疑心重的曹操便毫不留情地处理掉了杨修,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从中也能看出曹操主要还是以江山稳定为首要,打压一切不稳定因素。

  二、因杨彪牵涉政治立场

  杨修的父亲杨彪其实与曹操不对付。毕竟,曹操以阉宦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令满朝汉臣鄙夷不齿,何况是位居三公,以忠君刚直著称的杨彪。

  杨彪为保汉室、护献帝,之前在董卓、郭汜面前都没有屈服过,几度为献帝出头,多次差点儿要了命。但杨彪依然内心坚定,就是这么的刚。献帝到了曹操手里,杨彪看出汉室衰颓已无法挽回,便谎称有脚疾,退隐家中,拒绝为曹魏朝廷效力。

  杨彪这种态度就是在在无声地反抗曹操,曹操对杨彪肯定是不满的。不过老子不配合,不耽误曹操用儿子,杨修很快成了曹操的得力部下。然而杨修千不该万不该掺乎进夺嫡之争,主要后患有三:

  1、杨修是曹操的丞相府主簿,总知内外,这属于是直属近臣,应该全力效忠曹操,而不是站队皇子,参与夺嫡。曹操就曾对杨修指点曹植夺嫡而感到不满,并写信给杨彪指出此事。惋惜,杨修没能收手,杨彪也没太过上心。

  2、杨彪心向汉室,这对想当魏王的曹操来说,就是必除的政敌,连荀彧都没能例外。不过杨彪退隐了,没由头再去整治,但杨修还在朝为官,杨彪的态度多少都会影响杨修,曹操不得不猜疑。

  3、曹操对旧有制度的改革,是提升寒门、抑制士族的。弘农杨氏作为数一数二的士族,自然也是曹操天然的敌人。你看曹操为何因为谗言杀了士族领袖崔琰,有崔琰太傲、明确表态立储的因素,也有打压士族的因素。

  总之,杨修的先天政治立场本就受曹操警惕,结果杨修还不知内敛,深度参与夺嫡,最重要的是曹植一方最后还输得难看,就连杨修都预知自己恐怕难逃一死。

  结语

  夺嫡不是说参与了就得死,你看贾诩不也帮曹丕说话了吗,但是说得多巧啊,丝毫不让曹操觉得僭越。

  司马懿和杨修的角色很相似,看司马懿是怎么做的,能低调就低调,要多谦卑就多谦卑。就这样曹操还因“狼顾之相”想要杀掉司马懿,但司马懿就是卖力干活、勤勤恳恳,装出一副“老黄牛”的样子,再有曹丕的极力维护,最后才让曹操放弃了杀他的心思。当然曹丕最终胜了,所以麾下人马都有好处,否则司马懿的处境也不比杨修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