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要囚禁光绪?真的是他咎由自取吗
大家好,说起光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随即囚禁光绪皇帝于中南海瀛台。长久以来,人们在谈到光绪皇帝时,总会报之以深深的同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光绪在位34年,一心想有所施展,奈何手中无权;二是光绪身心俱疲,他成为傀儡皇帝,内心充满苦闷,结果被囚禁至死,一声叹息。
光绪从4岁登基到38岁去世,在位时间如此之长,可没有一番作为,确实是一个悲剧。可是,在光绪老师翁同龢看来,光绪被囚禁至死,丝毫不值得同情。这是为何?从《翁同龢日记》中,我们发现了光绪的真实面目,绝大部分人心目中那个文弱、无能的皇帝,竟然有着完全相反的一面:
他性格暴躁、骄纵和偏执,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光绪还没大婚时,翁同龢就发现自己这个学生脾气之暴躁非同一般。从光绪九年二月到六月的不到半年间,翁同龢就在日记中记载了光绪竟六次大发脾气。
其中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光绪突然爆发,用手奋力击打玻璃,结果“满手尽血也!”动不动就乱摔东西,甚至表现出自残的倾向,对于还未成年的光绪来说,这绝非寻常,以至于翁同龢感叹,“圣性如此,令人恐惧!”光绪为何会这样?
由于年幼时就入宫,光绪严重缺乏父母的关怀,致使长期生活在畸形的生活中,使得他心理年龄长期处于儿童阶段。对于这一点,末代皇帝溥仪最有发言权,是皇位让他内心产生了变化。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了童年时期的生活,“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椅垫子是黄的,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从小把唯吾独尊的自我意识埋进了我的心底,给了我与众不同的‘天性’”
光绪也是如此,从入宫那一刻起,慈禧太后不仅禁止光绪与父母的联系,而且要求光绪身边的侍卫、宫女、太监等不能出现年轻人,“所有左右近侍,止宜老成质朴数人,凡年少轻佻者,概不准其服役。”长期生活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光绪心理逐渐扭曲,最终性格暴躁,结果成为了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