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坂桥面对曹操的张飞,为何要说自己时阉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发动荆州之战,刘备仓皇南撤,但在当阳一带被曹军追上。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敌阵,终于救出了后主刘禅。张飞率领二十余名骑兵在长坂桥一带等候赵云。等赵云脱险后,张飞在长坂桥上横矛立马。文聘、许褚等将领不敢发动进攻,曹操亲自前来查看后,也犹豫不决。此时,张飞大吼一声,吓死了曹军将领夏侯杰曹军诸将落荒而逃。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赵云救出刘禅及张飞横矛立马吓退曹军的故事情节,都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赵云传》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而《三国志•张飞传》则称:“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与以上两段史料记载相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三处虚构。首先,赵云尽管救了后主刘禅,却并没有在曹军数十万大军中所向披靡,而是偷偷避开了曹军的追击而脱险的;其次,张飞在长坂桥面对的仅有少量曹军,而不是曹操的数万之众;第三,小说中所言的张飞吓死夏侯杰之说也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在汉末历史中,并无夏侯杰这个人物。当然,小说作者之所以如此设计,目的很明确,是为了突出赵云和张飞的神勇。
对比了小说与历史的差别之后,再来谈谈小说的情节。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小说作者在设计张飞于长坂桥上的话语时用了一个特别的称谓:“燕人张翼德在此。”为何作者会让张飞自称“燕人”呢?这个说法还真有出处。在春秋战国期间,张飞所在的幽州涿郡地区属于燕国。该国既有乐毅、秦开这样的名将,也有荆轲这样的侠士,自古民风彪悍。故此,作者让张飞自称“燕人”,体现出张飞身上所特有的强悍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