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一名眉清目秀刽子手不到3分钟砍33个脑袋,手起刀落不到六秒

  刽子手是古代对于从事直接处决犯人的职业的人的一种称呼,相信很多人在清朝老照片中都看到过刽子手砍头的画面,砍头在清朝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正是有砍头这样的刑罚存在,于是就产生了刽子手这个职业。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职业,在当时刽子手可是一个非常需要技术的职业,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能当上的。

  众所周知,古代由于封建迷信横向,因此敢从事刽子手职业的人据说大都数都长相丑陋或者凶神恶煞,而且从事刽子手的人是没有后代的。举个例子,1925年《大公报》曾报道清朝最后的刽子手邓海山的事迹。当时邓海山可能感觉砍头的次数太多,希望能进入善唐(一种民间慈善机构),但是结果没有资格,原因是“杀人数百,无入善之资格”。

  当清朝灭亡之后,刽子手基本上都“销声匿迹”,他们把自己隐藏起来了。那么刽子手在砍头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下面小编用一个外国人的真实经历,给大家介绍刽子手对死囚进行砍头的场景。

  咸丰元年(1851年)7月30日,英国驻广州领事馆的翻译员密迪乐在广州市区的形成目睹了刽子手对犯人进行砍头的全过程,当时共有33名犯人。密迪乐在日记中对当时的情景做出如下记载:

  “33名罪犯被强迫跪成多排,头朝南,正对着我们围观人站立的方向。最前面的一个,离我们只有约4米半远。接下来是两人一排,再后来每排四五人不等。刽子手举着刀站在第一位犯人的旁边,他挽着袖子。刽子手体格健壮,中等身材,看起来精力旺盛,外表没有一丝通常人们所想象的凶残或蛮横,反而是眉目清秀,透着聪明劲儿。”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刽子手听到了监刑的官员一生立下“办!”后,向罪犯厉声喝道:“别动!”将刀向上举起,与自己的头同高,两臂全力急速向下,“可能由于紧张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刽子手未能成功将第一个罪犯的头彻底砍去,头与尸体一起倒地后,五官还动了一会儿,扭曲着,令人骇然。”刽子手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砍掉犯人的脑袋,据密迪乐现场估计,这么刽子手砍掉33名犯人的脑袋不超过3分钟的时间。

  看了这次血腥的刽子手砍头场景后,密迪乐表示,“这种场景,除非有极重要的特别原因,是没有什么人愿意目睹第二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