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慈禧杀珍妃是为什么?珍妃是怎么死的?

  “珍妃井”不是固定的碎骨机、绞肉机,它的“胃口”没变,井口却能因需要而调整。

  “金井一叶堕,凄凉瑶殿旁”。我们今天看到的“珍妃井”,早已不是当年的原貌,而是后来在井上放了一块“井口石”,以铁棍横在中间。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先是炮轰京城,然后再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城。次日凌晨三点,慈禧起床,准备逃离京城。当时人的记载,说慈禧所穿,乃汉人妇女的衣服。可见慈禧逃跑时,还经过一番乔装打扮。

  就在大家乱哄哄地准备逃跑时,珍妃突然跳出来,向慈禧表达自己的观点。她第一次表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是在戊戌政变的时候,她跪在慈禧面前,为光绪求情。还说,天子是合法的皇帝,不能说废就废,说贬就贬。

  慈禧听了,当场就大怒,“快把这可恶的东西给我弄走”。几个太监过来,就将珍妃拖走,囚禁于离宫深苑,直到这次西逃,才被放出。

  珍妃刚被放出,就开始挑战慈禧权威,她说皇帝应该留守京城,与百姓同在。这再次激怒了慈禧,老佛爷下令,弄死珍妃。(还有一种说法是,慈禧以“珍妃年少,洋人入城,免受污辱”的名义,下令处死珍妃)

  一旁的太监崔玉贵不敢怠慢,将珍妃拖到宁寿宫外的井前,一个倒栽葱,只听“扑通”一声,珍妃的生命就告一段落。

  然而,慈禧要弄死珍妃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珍妃的这些“具体政务”,而是另有隐情。

  一、意外得到光绪的宠爱,导致慈禧的侄女嫉妒

  珍妃姐妹入宫,是慈禧的权宜之计,她为了阻挡光绪选择喜欢的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为其侄女的皇后之路扫清障碍。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个一开始并不受光绪重视的珍妃,居然能够逆袭,越来越受到光绪的青睐。而慈禧的侄女——正宫娘娘,丝毫不能引起皇帝的兴趣。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冲破人为的安排,但同时也引起她人的嫉妒。皇后是皇帝的正妻,是后宫之主,嫔妃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其安排,这是几千年来皇家的传统。然而,珍妃根本不理这一套,依旧我行我素,她从不巴结皇后。

  皇后本来就因珍妃与光绪的恩爱而争风吃醋,珍妃的态度更让皇后记恨。于是,皇后经常跑到慈禧面前,给珍妃“穿小鞋”,说她这不行、那不好。后宫的明争暗斗,就是珍妃悲剧的起点。

  据说,慈禧起初对珍妃还是有几分好感的。她知道珍妃喜欢书画,还专门派宫廷女画家定期教授。但当她得知珍妃赢得皇帝专宠后,慈禧对珍妃的态度就发生了微妙变化。

  二、珍妃追求时髦,引起慈禧反感

  很多家庭,婆媳关系都是老大难的问题,关键在于两代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婆婆是传统势力的代表,思想比较古板,因循守旧,而且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对子女和媳妇有控制权;媳妇呢?观念比较新,穿着打扮也比较时尚,很少有人打心里服从婆婆,面对老太婆的指手画脚,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珍妃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好奇心也比较强。她对皇家的繁文缛节、严肃正经的气氛十分讨厌。她喜欢新事物,对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向往,这就与慈禧对后妃的要求格格不入。

  据当时的人回忆,珍妃喜欢照相,她曾特地托人买来照相机,不仅在自己的寝宫,还在光绪的养心殿,拍弄各种姿势拍照,可谓花样百出。

  此外,珍妃非常喜欢穿各种新款服装,尤其喜爱男扮女装,穿戴满人的冠服,有时还会穿上光绪的龙袍玩耍。

  珍妃的这些行为,在保守的慈禧看来,是伤风败俗,有辱皇家颜面。

  光绪二十年,慈禧对珍妃的厌恶达到一个新阶段。事情的起因,源头自珍妃卖官鬻爵。

  《说元宝述闻》记载,珍妃和她姐姐因不受慈禧待见,导致福利下降,收入不够生活开销。这时,有个下人出了一个主意,要珍妃在光绪面前说好话,给人安排肥缺,然后收取好处费。珍妃真的就这么做了,除此之外,她还协助光绪培养势力,提拔自己的兄长为礼部侍郎。

  清朝晚期,卖官鬻爵已经是公开秘密,甚至成了常态。但慈禧只许自己放火,不许珍妃点灯。她以此大做文章,召来珍妃,并亲自审问。

  慈禧说珍妃亵渎祖宗家法,珍妃反唇相讥,是你破坏在先,我这是跟你学的。这样的“直抒胸臆”,让老佛爷火冒三丈,随即下令降珍妃为贵人。

  最终,慈禧对珍妃所有的不满,在逃跑前来了一个总爆发。珍妃被人投井而亡时,年仅二十五岁。一年后,珍妃的遗体才被打捞上来安葬。

  慈禧回京后,居然破天荒地为珍妃平反,追封她为珍贵妃。至于是心怀愧疚,良心发现还是迫于舆论压力,那就不得而知了。总而言之,珍妃是无辜的,她只是宫斗的牺牲品。

  珍妃从小在广州长大,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与先进的理念,这种环境下养成的独特个性,与老佛爷的封建保守必然会起冲突。个性鲜明又不肯妥协的珍妃,面对强势霸道的婆婆,基本上只会被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