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揭秘:乾隆的皇长子永璜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古代,非皇后所生的皇长子,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身份标签,尤其在与嫡子竞争时,这种尴尬性尤为突出。所有皇子都要叫你大哥,可实际上,大家心里明白,“大哥”只是台面上的摆设,身份地位高而不贵。按照传统宗法秩序,嫡子即便非长子,地位也比庶出的皇长子高贵,夺嫡时也更有竞争优势。

  因此,皇长子做得心里憋屈,而且有苦难言。清代的皇长子,继承了这种传统,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因夺嫡心切而被废;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因权斗失败而不明不白地挂了;顺治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子福全,运气不好,竞争皇位输给玄烨,大半辈子坐冷板凳;康熙的皇长子,终身幽禁;弘时虽是雍正的三皇子,但成年后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皇长子,可惜死得不明不白;到了乾隆继位,皇长子永璜依旧没能走出皇长子的“霉运”传统。

  永璜虽贵为长子,但一生平淡无奇,而且英年早逝。

  永璜的母亲是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不过,此富察与那位大名鼎鼎的富察皇后,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哲悯皇贵妃是左领翁果图的女儿,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她只是一位丫鬟,负责端茶倒水,干点杂活。因年轻漂亮,又善解人意,她被风流的弘历宠信,才被收为妾。严格意义上说,她是乾隆的第一位老婆。

  结婚早就有结婚早的好处,生孩子也早,这在宫廷中,就能取得先入为主的优势。雍正六年,她为弘历生下皇长子永璜,此时,富察皇后还未与乾隆大婚。不管怎么说,将来继承家业,长子的身份,也有一定的份量。

  雍正九年,哲悯皇贵妃,又为弘历生下皇二女。从这种生孩子的频率来看,弘历对她还是颇为宠爱,比起宫廷中很多纯粹的政治婚姻,他们之间感情因素不少。如果不出意外,将来弘历上位后,她很有可能成为后宫的副班长,位列富察皇后之后。

  然而,天不遂人愿,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距离乾隆上位只有五十天时,作为乾隆的第一位老婆的哲悯皇贵妃,不幸撒手人寰。乾隆元年,乾隆追封她为哲妃。乾隆十年,正式追封其为“悯哲皇贵妃”。乾隆十七年,她随富察皇后、慧贤皇贵妃一起附葬清东陵之裕陵。

  母亲去世时,永璜年仅七岁,虽是读小学的年纪,但已慢慢开始懂事。人间最大的丧亲之痛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脑子抹去的烙印,他没怎么哭,甚至不知道怎么哭。

  年龄稍大点,永璜按照皇室的惯例,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以及各种宫廷规则,还有弓马骑射。失去母亲的庇佑,永璜几乎只能在宫廷的夹缝中生存,时不时还要面对其他人的非议。在这种环境下,永璜养成了独立冷静的性格,对人情的冷眼旁观和对事情的冷静思考。

  永璜“冷”的个性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有时候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人。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突然去世,她是乾隆这辈子最疼爱的女人,谁也无法代替她在自己心里的位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乾隆悲痛不已,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悲伤,写了多首悼亡诗,有个别水准还比较高,比如“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与随”。过分的悲伤,让乾隆在钦定《四库全书》时也情绪反常,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应该哭的如丧考妣,所有皇子都应该痛不欲生。

  但是,冷静的永璜,面对富察皇后的去世,实在表现不出乾隆期待的那种悲痛,因为,富察皇后虽是嫡母,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娘,平时也没有什么母子情。

  即便永璜在皇后的丧礼中表现得中规中矩,可乾隆不这么看,他觉得永璜毫无孝道,对嫡母的去世毫不在意。乾隆这人也多疑,甚至觉得永璜心里幸灾乐祸,因为嫡母和嫡子没有了,长子就最有希望了。

  乾隆越想越气愤,富察皇后丧期刚满白日,他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痛骂永璜大逆不道,还公开声明,你永璜如此不孝顺,不配继承大位,要不是看在父子一场,早就把你杀了。

  乾隆也许是一时的气话,但永璜听后诚惶诚恐。他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看到父亲发这么大的火,甚至连夺嫡的机会也被废除,但这一次,他不仅领略了父亲的霸道,也尝试到了皇权的威严。

  此后,永璜变得郁郁寡欢,为人处世也更加小心谨慎,不再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

  没过多久,永璜一病不起,面容憔悴,马上就要不行了。这时的乾隆才想到,之前对这位皇长子过于严厉,他命令御医千方百计要救好永璜。御医竭尽全力,也回天乏术,乾隆为了表达对永璜的关怀,将主治御医全部革职,但依旧只能看着永璜渐行渐远。

  乾隆十五年,永璜弥留之际,乾隆亲自探望,父子俩做了最后的告别。乾隆说,是我害怕兄弟相残才错怪你了,冤枉了你,你别往心里去。永璜回应,我明白您的意思,是我福气浅,天意如此,不能怪谁,只是不能陪伴您了……话音未落,永璜就撒手人寰。

  发丧那天,乾隆手扶灵柩,心如刀割。白发人送黑发人,已是人间惨事,而永璜又是含冤而病,无药可救而亡,这一切都是乾隆自己的责任。望着远远离去的灵柩,乾隆老泪纵横,沉痛地吟诵悼念长子的挽歌:

  “灵施悠扬发引行,举循人似太无情。早知今日吾丧汝,严训何须望汝成……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乾隆陷入无限的悲痛与悔恨之中,为了弥补心灵上的不安,追赠永璜为定安亲王,其名号由永璜的长子绵德继承。终其一生,乾隆对皇长子这支都给予特殊关照。

  不过,关爱也是有底线的,乾隆对子孙的严格标准从未放松。清代规定,皇室成员不得接交大臣,乾隆朝对这条规定执行得尤为严格。

  乾隆四十一年,皇长孙(永璜的长子)绵德与一个礼部官员私底下“相见送礼”,结果被人举报。按理说,人在朝堂,见个面相互之间送点东西表达敬意,也没什么大不了。然而,乾隆不这么看,他觉得这是不可原谅的事,因此,革掉了绵德的王爵,罚他去守泰陵。后来,永璜的次子绵恩,深受乾隆喜爱,被立为世子,晋封为定亲王。

  年纪轻轻,英年早逝,从始至终,永璜都没有做错什么,但却成了皇权的牺牲品。他的悲剧说明,当皇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乾隆家的皇长子更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