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宠爱珍妃?原因是什么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那么宠爱珍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光绪十四年十月,17岁的光绪皇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选后”大典。此次“选秀”共有秀女五位,分别为:慈禧太后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江西巡抚德馨的两女;礼部侍郎长叙的两女。慈禧太后虽然给出了“谁堪中选,汝自裁之”的态度,但“选后”大事怎能轮到一个傀儡皇帝做主。

  于是,让光绪皇帝“只看了一眼,心上便老大不高兴。觉得这个小女孩子,绝对不是理想中同伴”的静芬,被慈禧太后选为“皇后”;而让光绪皇帝倾心的德馨两女,因为被慈禧太后担心一旦入选,必有“夺宠之忧”,于是她便圈定了长叙的两女入宫为妃嫔,即为后来的“瑾妃”和“珍妃”。

  只是,或许连慈禧太后也没想到,因为担心有“独宠之忧”而刻意选定的平常女子,反倒成为了光绪皇帝的专宠,成为了静芬被冷落,被闲置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位后来被光绪皇帝专宠的妃嫔,就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珍妃”,就是被《清史稿》明确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的悲苦女子。

  光绪皇帝,专宠珍妃到何种地步?

  《清稗类钞·宫闱类》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

  德宗所最宠幸者为瑾妃、珍妃。二妃为同胞姊妹,珍妃色尤殊,最得圣宠。

  《国闻备乘》的记载,则更为明确:

  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而根据《宫女往谈录》的记载,珍妃更是清朝历史上少数拥有“走宫”侍寝资格的妃嫔之一,她甚至可以身穿男装,在皇帝处理朝政的宫殿内,陪着光绪皇帝“磨墨捧砚、说古谈今、下棋画画”。按照晚清宫女荣儿的说法,“这是个最得宠

  的待遇,旁人羡慕得不得了”。

  可根据清朝历史上的皇帝专宠先例而言,被皇太极专宠的海兰珠“成熟妩媚、相貌极佳”;被顺治皇帝专宠的董鄂妃,“温婉贤淑、外貌出众”;被乾隆皇帝专宠的富察皇后,更是“绝伦轶巾帼”的绝美女子。可就珍妃流传下来的照片来看,她虽可爱、乖巧,但并不属于外貌出众、惊艳众人的那一类。

  而且,在当初的“选秀”仪式上,光绪皇帝之所以未能对其一见倾心,慈禧太后之所以用其作为稳固自己侄女后宫地位的陪衬,也正是因为珍妃的相貌平平、毫不出众。

  既然珍妃相貌平平,毫不出众,光绪皇帝为何还对其极为恩宠,甚至不惜冷落皇后,得罪慈禧呢?

  其实,光绪皇帝专宠珍妃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着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比产生美,在光绪皇帝眼中,珍妃就是天仙

  作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未得皇帝临幸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也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绝对是最命苦的皇后。光绪皇帝之所以对这位正妻如此冷淡,有着其姑母慈禧太后的负面影响,有着隆裕“倚杖老太后的庇护,和皇帝硬顶、硬撞;对皇帝考监、限制”的负面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外貌长相。

  根据隆裕流传后世的模糊照片,我们能大致看出她的具体外貌条件:身形佝偻、消瘦;脸型长而尖;毫无大家闺秀的气质,更无中宫皇后的端庄。抛开模糊的照片,我们从诸多描绘隆裕本人外貌的文字中,也能感受到光绪皇帝的无奈。

  德龄公主在其所著《清宫禁二年记》中,对隆裕有着“惟容颜不甚美耳”的隐晦描述;晚清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对隆裕的整体形象描绘更是直接: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却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

  而根据瑾妃的照片来看,她之所以被宫中称为“胖娘娘”,并非没有道理。有此一后一妃,珍妃即使只具备乖巧、可爱的优点,也必然会被衬托成天仙一般的存在,能得光绪皇帝专宠也在情理之中。

  珍妃的“违规”行为,反倒深深吸引了光绪皇帝

  《清史稿·后妃列传》对珍妃的记载较为简单,但对其被慈禧太后的惩治原因却有着明确说明:

  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

  “忤逆太后”、“习尚奢华”,仅就据此就能基本明确珍妃在宫中绝非循规蹈矩、本本老实的妃嫔。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珍妃在宫中最起码有4方面的非常规表现:

  1、喜好照相。珍妃对于照相这等在时人看来“能摄去人魂魄”的西洋淫巧技术,喜爱到了疯狂的地步。她不管在自己的寝宫拍,再到光绪皇帝的养心殿、后花园等处拍;她不光为自己拍,还经常为别人拍照,甚至教内宫侍监拍照技术。更有甚者,她还于宫外开设了照相馆。

  2、喜爱异装奇服,尤其喜好男装。因幼时长期居住于广东地区,珍妃的思想较为开放,性格也极为活泼,喜欢追新潮,经常做各式新款服装。前文已经提及,她经常身着男装前往养心殿,甚至还经常身着光绪皇帝的龙袍戏耍。

  3、喜爱八抬大轿。按照清宫祖制,宫中妃嫔只能乘坐四人抬小轿,可珍妃偏偏违制而行,请求光绪皇帝恩宠八抬大轿,于宫内招摇过市,好不风光。

  4、不巴结、不逢迎。除了《清史稿》对珍妃忤逆太后,不将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放在眼里外,她对慈禧的宠监李莲英更是多次发生冲突、一言不合就开怼。根据《宫女往谈录》的说法,珍妃之所以如此嚣张,只有一个原因:皇上这样加恩于我,旁人又能奈我何。

  虽然照相馆被慈禧太后下令查封,经办太监被打死;虽然八抬大轿被慈禧太后下令捣毁;珍妃也不止一次地被慈禧太后严厉训斥,甚至被公开“褫衣廷杖”,贬黜后宫位分;但珍妃的种种“违规”表现,却深深吸引了光绪皇帝,让这个自幼被固定在框架中的可怜皇帝找到了不一样的感觉,从而对其情有独钟。

  对光绪皇帝的无条件支持,让其彻底走进皇帝内心

  无论是清朝官方文献,还是野史笔记、坊间传闻,对于珍妃的记载都是“帝党”的坚定拥护者,支持并鼓励光绪皇帝变法维新、独掌朝纲,甚至多次为其出谋划策,给予了光绪皇帝绝对不容忽视的精神支持。

  根据德龄公主所著《清宫禁二年记》的记载,在“戊戌变法”最艰难的时期,光绪皇帝时常召幸珍妃,还时不时的前往珍妃寝宫过夜。珍妃了解光绪皇帝心中的艰难和苦楚,便千方百计地温存体贴关爱,竭尽一切使自己的夫君感到温馨和快乐。如此关系,基本等同于民间的恩爱夫妻,光绪皇帝怎能不将其捧在手心。

  相较于珍妃,隆裕皇后对光绪皇帝不但时时处处监视、硬顶,甚至还将光绪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汇报给了慈禧太后,对其进行绝对限制。而瑾妃只是远离宫中漩涡,太后和皇帝都不敢得罪。如此对比之下,光绪皇帝自然会更加恩宠珍妃。

  光绪皇帝的恩宠,对于珍妃而言,是幸运更是不幸,一个女人尤其是后宫妃嫔能被皇帝捧在手心,乃是万年难遇的幸运;可光绪皇帝毕竟不是实权皇帝,自身安危尚不能绝对保证,又该怎么保护这个让自己倾心却让慈禧太后屡屡震怒、训斥乃至责罚的爱妃呢。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下令将光绪皇帝圈禁于瀛台的同时,再次对支持变法的珍妃施以“褫衣廷杖”,将其打到“抽搐气闭,牙关紧闭、人事不醒,周身筋脉颤动”的可怜地步,随后将其扔到了钟粹宫后面的北三所。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准备出逃的慈禧太后仍未忘了被打入冷宫的珍妃,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为由,命太监崔玉贵将其投入井中。可怜珍妃和光绪皇帝这对苦命鸳鸯,至死也未能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