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去世后,心腹宠臣李卫结局如何?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2000年时发布的《李卫当官》这部电视剧,这部剧的时代背景就是雍正当政的时代。讲述的是一个出身卑微的李卫,用小人物的机智来博得雍正的宠爱,与各种贪官污吏作斗争,最终当上了两江总督的故事。
虽说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但他的大概背景还真的是以史料做参考的。在历史商雍正王朝时期,李卫这个人物确实是出现过,并且深得雍正帝宠爱。而且,他的人生也许比电视剧中的挂开的还要大。
这是一个非科举出身,花钱买来的汉人官人。康熙而五十六年(1717)年,江苏丰县一豪商之家李家,为他们的家主李卫捐资员外郎,任兵部员外郎。说来好听,实际上这“员外郎”一官职本就是用作安置捐资的官职,也就是说本就是用来卖官的。
但康熙晚年,许是因着心力不够,整个朝堂贪腐乘风,吏治废弛。整个中央机构的执行力下降,因此在地方上也产生了大批官商勾结的风气。李卫虽说是个捐官,但他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升任户部郎中,主管税收的时候对这样的风气很是看不上。
当时分管户部的那位亲王属下要求户部每收钱粮一千两,便要加收“平余”十两。意思就是各地在征收赋税的时候,每征一千两便要多收十两的加派。看着似乎是不多,但实际上对百姓来说便是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了。
在李卫多次劝谏该亲王取消征收“平余”无效之后,他干脆就直接在户部的大厅之上写下了“某王赢钱”这样的字眼,直接点名是这位亲王的非法收入。直将该亲王弄得十分的难堪,使其不得不停止加收‘’盈余‘’的动作。
而这样的耿直又清正的作风,就入了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的眼里。在雍正初年(1678)年他将将即位的时候,就将这名能臣干吏直接提拔为正四品的云南盐驿道。后来更是因为其在任期间不结党,不营私。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李卫都算得上是清正廉洁,敢干能干的一位“能臣”。
于是雍正期间著名的雍正“三大宠臣”,李卫一直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自《清史稿》中雍正帝对其的评价也可以窥见他到底有多受重视:
“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
但李卫这人也有自己的脾气,他因着是捐官之身,是大字不识几个。于是同僚之间便也隐隐有些瞧不起,李卫也是孤傲。你若看不起我我何必上杆子?可他为人又义气,见着不平之事非要管上一管,于是就经常得罪同僚。就连雍正也知道此事,曾在朱批上这样教训过李卫,而这也在《清朝全史》之中有过记载:
“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但防太过,莫患不及。”
但李卫性格已经固定下来了,自知这样不妥但也改不过来了。干脆就对雍正的劝谏置若罔闻,自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雍正暂且还能容忍,但到了乾隆时期便也就没那么吃得开。
因着李卫尚且算个能臣,也从不站队。乾隆他对李卫还是重用的,甚至是赐下“四团龙补服”以示恩赐。但重用归重用,乾隆作为新帝已经有了自己的心腹集团,对李卫的性格也不是太喜。所以在乾隆朝,李卫终究没有在雍正朝舒适。
后乾隆三年(1738),因着终日操劳,李卫积劳成疾,年仅51岁便因病去世。乾隆到底念他是老臣,又是个能秉公执法的能臣。将其以总督的规格厚葬,并赐谥号“敏达”。如京师贤良祠受俸,但后期不知为何,又突然十分的厌恶李卫,并评价到:
“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
在这里也庆幸李卫去的恰好是时候,至少他在世的时候。君臣之间相互信任,没有猜忌。且自己的所行所想在皇帝的信任下都能有所作为,且他膝下的五个孩子也都受他余荫皆入朝为官。若是被乾隆讨厌的时候他还在朝为官,估计这情形就全部要倒个个儿了。毕竟乾隆帝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性格,算是人尽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