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韩信在哪儿学的武功?一出手连项羽都打得过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群雄逐鹿的“楚汉战争”时代里,韩信堪称是不可思议的黑马。从早年淮阴乡间吃不上饭,钻人家裤裆的落魄少年,到项梁麾下的普通一兵、项羽帐外的站岗“郎中”,刘邦军中差点被砍了头的死囚。然后就突然摇身一变,突然就成了汉军的“大将军”,然后就呼啸杀出,一路碾压章邯陈余龙且等“名将”,最后以一场十面埋伏的“大场面”,令威震天下的楚霸王项羽悲怆自尽,从此奠定“兵仙”的荣耀地位。

  如此操作,就好像一位从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训练,也毫无“历史战绩”的搏击手,突然在拳台上大杀四方,一路击败各位“名宿名将”,风光问鼎拳王。这般神场面,也叫后世多少读史者啧啧称奇,连连赞叹韩信的“军事天赋”。但事实上,这“黑马奇迹”,还真不止是“天赋”的事儿。

  韩信能够成为“黑马”,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他特殊的军事经历。虽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拜将”之前的韩信,那“毫无领兵打仗经验”的军事履历。但“没经验”的韩信,却毫不缺磨练。

  从追随项梁起兵时,胸怀大志的他,做的就是普通一兵,在最前线一路拼打过来,每一仗都是近在咫尺的生死考验。后来给项羽做“郎中”,那更是跟在这位“霸王”身边,亲身见证“破釜沉舟”等奇迹,更“数以策干项羽”。虽说项羽没听,但韩信,已经用这“零距离”的方式,不停思考着战争,更新着对战争的认识。比起那么多“名门”出身的名将们,“不专业”的韩信更接地气,自然,也就在战场上站得住!

  换句话说,看不上韩信的项羽,其实算是韩信的半个老师。“军事幼苗”韩信早年受尽白眼歧视的悲催人生,其实就是被项羽以这“无意”的方式,实实在在栽培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韩信的“黑马”奇迹,更建立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上——刘邦军团的强力支持。

  首先就是他的“好领导”刘邦,抛开先前“歧视韩信”和后来的“未央宫冤案”不说,楚汉战争年代的刘邦,最擅长“打脸式用人”。为了胜利,该认错就认错,该低头就低头。拜了你韩信做大将,只要能打赢,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用什么人就用什么人。人力物力一切保障。一如他命陈平给项羽心腹范增“造谣”时的操作:只要能把事儿办了,真金白银随便拿,收据都不用开。

  摊上这样的“领导”,日常虽说不少生气,但不用担心被“瞎指挥”,后世某些“亡国明君”那动不动乱下诏书打乱战略,战败后又胡乱甩锅杀人的傻事,那更是百分百不会有。作为军事主官的韩信,自然也就能放松筋骨,大展拳脚开打。如此“放松”,叫后世的哥舒翰李光弼杨业种师中卢象升孙传庭们,不知会有多羡慕。

  比起这“放松”来,韩信得到的更重要“平台支持”,则是刘邦军团强大的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能力。在韩信“登坛拜将”前,刘邦就在巴蜀汉中改革税制发展生产,储备了充足钱粮。韩信席卷关中大地后,刘邦又火速开放关中地区的山泽田地,分配给百姓垦荒,又恢复了三秦大地的兵役征发制度。如此一来,别看项羽在战场上打得猛,但前线损失多少,后方就能补上多少。韩信大迂回横扫列国的底气,就是这么撑起来的。

  而在与项羽争锋的过程里,虽说“楚霸王”项羽锐不可当,甚至上演了“三万骑兵吊打刘邦五十万大军”的神作。但刘邦的战略布局,却是处处高出一筹。特别是进入中原后,刘邦军团除了稳固好关中大后方外,更把交通要道荥阳与成皋作为争夺重点。双方经过数年拉锯,刘邦终于收复了成皋,坐拥源源不断的物资保障。连战连捷的项羽,则在精疲力尽后,落入了韩信的“垓下之围”。

  如果说韩信,是一只击垮项羽的拳头,那么刘邦军团强大的战略规划与正确执行,才是支撑这致命一击的臂膀。

  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韩信个人,超越同时代的军事理念。

  与风格生猛的项羽,以及同时代打惯了仗的“名将”相比,“带兵经验为零”的韩信,究竟优势在哪?那就是他“谋而后动”的作战理念。战争之于他,不是斗狠斗勇的体力活,相反却是环环相扣的“智慧活”。比如他上演“背水一战”操作的井陉口之战,都说韩信“背水扎营”是兵行险着,但事实上,开战之前,韩信就以缜密的情报战,获知了对手陈余的虚实,然后又派两千精兵提前埋伏,所谓“背水一战”,只是水到渠成的一击。

  歼灭项羽爱将龙且的潍水之战,更是典型杰作。面对气势汹汹的龙且大军,韩信可以果断退却,不争一时一地的短长,将对手引入设定的战场,以“引军半渡”的方式,利用一场人工“预备”的洪水,彻底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全过程看似简单,但设身处地就知道,这需要怎样的气魄,以及何等长远的眼光,才能调动一切有利条件,完成这致命一击。

  韩信之所以是“兵仙”,就是“仙”在这历经多年战场生涯磨练出来的,高人一筹的理念。

  耐住寂寞艰辛的磨练,选择正确的平台,高人一筹的理念,这“韩信式成功”,抛开历史恩怨,相信直到今天,依然有着超越职业界限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