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宰相汪伯彦到底算是好人还是坏人?
汪伯彦是中国南宋年间的宰相,或许他本人并不出名,毕竟南宋那么多宰相,如果说他是一个热血主战的或许还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但是作为一个当时典型的奸臣投降派,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资格让人记住了,不过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奸臣倒是曾经跟着他学习过,就是秦侩。
汪伯彦年轻的时候就聪慧过人,非常喜欢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屡屡升官,在1120年的时候汪伯彦受到了宋徽宗的征召,因为表现良好所以受到了宋徽宗的信任,后来在靖康元年到时候因为他上书的《河北边防十策》贴合皇帝的意思,所以更加受宠。等到后来他护卫康王赵构也就是日后的宋高宗出使金国,在这段时间他兢兢业业的保护着赵构,若不是他的护持,赵构很可能就回不来了,所以汪伯彦成为了赵构的心腹手下。
在宋高宗即位以后,汪伯彦依旧主和,不希望和金国发生战争,并且请求高宗迁都扬州,但是因为担任宰相的时候不能提出有效的治国政策所以受到弹劾被罢官,后来又是几经沉浮,到了1137年的时候,早年就追随着高宗的臣子也就只剩下了汪伯彦,因此高宗有意让汪伯彦官复原职,而当时的掌权派秦侩等人也和汪伯彦交情不错,所以都提他说好话,后来被任命为了节度使等官职。
在1141年的时候汪伯彦因病去世,享年73岁,宋高宗心中悲痛,追赠他为少师,同时还有大量的土地银钱赏给他的家人。
汪伯彦黄潜善
汪伯彦和黄潜善都是南宋时期有名的主和派高官,都曾经任职过宰相,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两人都是赵构的旧臣,早在他登上皇位之前就对赵构忠心耿耿,但是两人都是苟且偷安的奸佞小人,没有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反而是专权误国,被刻在了耻辱柱上。
汪伯彦少年时候家境贫寒,但是人很聪明,很有才学,所以考中进士之后也历任了不少官职,后来又受到了皇帝的宠信,虽然之后几次起起伏伏,但是最后好歹算是能够颐养天年,安然去世。相比起来黄潜善就比较悲惨了,他是和汪伯彦大概同时期的,早在宋徽宗的时候就因为谎报灾情受到过处分被贬过官,后来在赵构设立大元帅府的时候,黄潜善还被任命为副元帅,后来被罢官之后,黄潜善病逝在了外地。
两人作为高宗的亲信在宋高宗继位之后,更加受宠,虽然两人一点作为都没有,甚至国内的灾情也都不上报,但是依旧受到高宗宠信,以至于好多弹劾他们的都被罢官,甚至欧阳澈陈东等人还因此被害。后来当时的御史中丞张澄弹劾两人,共列罪状二十条,其中包括他们无所作为导致国家不幸,百姓士大夫好多都被杀害,国家的银钱都被敌人占据,结党营私相互包庇等罪状,这条奏疏还没有上到皇帝面前,两人就纷纷请求辞官归去,后来两人都被罢官,贬到了外地去。
汪伯彦是好是坏
汪伯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他年少时候就颇有才名,曾经在当地的一个英才馆中教导过后世著名的大奸臣秦侩,汪伯彦一生也算是比较精彩的了,从一个贫苦的穷人,逐步走到了宰相的位置,对于当时的朝政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么汪伯彦到底算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呢?
众所周知,宋朝时候重文轻武,所以虽然宋朝时候经济非常发达,但是军事力量却极弱,而且因为文官治国为主,所以皇帝的权柄一度被削弱,比起前朝的中央集权来说差了很多,再加上长久以来的安逸让很多人都习惯于苟且偷生,而这群主和派往往占据着很多重要的官职,所以说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其实根本不缺名将,诸如岳飞、孟拱、吴玠等等都是世所罕见的名将,然而因为这样的基本国策导致兵力羸弱,再加上后方的皇帝高官都不想打只想着议和,所以才沦落到人见人欺的地步,而汪伯彦就是一个典型的投降派文臣。
作为南宋的宰相,汪伯彦根本没有为国为民的心思,继承了当时绝大部分文人安于一隅,不求恢复中原的性格,同时在这种对外懦弱的性格上,汪伯彦在内部斗争的时候还比较能干,联合黄潜善先后排挤了宗泽,李纲等人,并且带着宋高宗继续南逃,而且他也没有好好的治理国事,在位多年不提什么建设性的建议,每天混混日子,蒙蔽高宗,只报喜不报忧,等到扬州沦陷之后,汪伯彦的逃跑思想激起了广大军民的愤怒,因此被免职。所以纵观汪伯彦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贪生怕死,不求进取的奸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