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世民没有封禅泰山的原因是什么?是不能还是不想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世民的故事。

  “有夏服天命”、武王“受命于天”,从夏商周三代起,“君权神授”就成了我国古代统治者解释权力来源的重要理论;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天子”。按照这一逻辑,那些在位时政绩特别突出、外邦来朝、国泰民安的帝王,当然得向上天汇报业绩、表示感谢,并期待对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带来更长久的庇佑。而在华夏文明中,泰山被称为“群岳之长”,在这个最接近上天的地方举行“还愿”仪式,对历代统治者来说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秦始皇开始,封禅泰山就成了大一统时期最重大的政治活动,汉代班固曾这样描述其重要性:

  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但不是每个帝王都有信心、有底气去泰山,在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后,只有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五位帝王亲临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而开创了贞观之治、被视为中国古代最优秀帝王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则令人意外的不在此列。

  难道他没这个想法吗?并不是,自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起,“封禅泰山”就成了大唐君臣的重要议题;但直到李世民去世的那一天,此事仍未成行。至于原因,则可以理解为: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被尊为“天可汗”后,首次封禅提议被魏征驳回

  公元630年初,曾经“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有轻中夏之志”的强大东突厥,被李靖、李世勣等大唐名将一举覆灭。识时务者为俊杰,之前还坐观成败的周边政权首领,立即赶到长安认新大哥:“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在内政方面,“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后,大唐社会呈现出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的安定局面。

  《史记·封禅书》中提到:“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即必须遇到盛世才能行封禅之礼。而此时的大唐国泰民安、四夷归顺,正契合这一标准。因此,在第二年正月,宗室名将、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上书请求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也许是出于谦虚,当时李世民亲手写了诏书表示委婉的拒绝;同年12月,利州都督武士彟(武则天之父)等人再次上书,同样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公元632年初,文武百官第三次联名请求封禅。经过一番客套后,李世民终于体现出了积极的意愿:毕竟这一壮举象征着帝王的最高荣誉,没人能够抗拒。但这时有一个人表示了明确反对,他就是魏征。

  本以为是众望所归,如今却有人唱反调,李世民心中是相当不愉快的,于是他气鼓鼓的质问魏征,自己在功劳、仁德、治国成果、外夷宾服、农业丰收、祥瑞出现等六个方面,有哪一点不符合封禅的标准?

  魏征徐徐道来:“陛下在这六个方面都没话说。然而如今承接隋末大乱,国家人少财匮;若东巡泰山,千车万骑随行,所耗费的开支将不容小觑。同时,陛下封禅,诸夷君长按理都得陪同;但如今西起关中、东至海滨,仍旧人口稀少、灌木丛生;这等于是引戎狄入腹地、示之以虚弱,将会产生难以预估的不利后果。”最后他还说:若目前封禅泰山,将会“崇虚名而受实害”。

  魏征的一席话,点出了唐王朝当时的窘境:军力虽强,但国力仍未恢复。当初在隋炀帝前半期,中原的人口是890多万户;而在贞观初期,仅仅不到300万户,几乎是隋朝巅峰时期的1/3;大唐境内,处处人丁稀少、满目疮痍;再加上这些年,时常遭受洪、旱、蝗等自然灾害,国家的财力并不丰裕。

  巧的是,就在此时,黄河南北多个州再次爆发洪水,朝廷上下忙于应对,封禅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经过多年的奋斗,大唐君臣的封禅梦触手可及

  接下来,李世民君臣相当忙碌:对内,继续发展生产、恢复人口,并积极建立完善各项有利于国治民安的制度;对外,为了消灭威胁、拓宽中原的生存空间,唐军持续保持着高压态势,先后对吐谷浑、薛延陀、吐蕃等极富攻击性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打击。

  不过在闲暇之余,群臣对于封禅泰山一事仍旧念念不忘。比如在公元632年底,陆续有多位公卿上书提及此事,李世民甚至不得不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为由来拒绝。

  公元640年,在灭亡高昌国、设立安西都护府后,荆王李元景等人再次上书提及封禅;到了11月,百官正式就此事联名上表,李世民表示同意,并命令儒生商议封禅的有关细节流程,还安排了太常卿韦挺等人为封禅使,负责具体的牵头、组织工作(当然,这次魏征也没有表示反对)。第二年4月,李世民下诏,定下了封禅泰山的具体日期: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二月。

  这是迄今为止,李世民距离封禅泰山最近的一次。可能有朋友会奇怪:为什么大臣们这么热衷于封禅泰山?难道是为了拍马屁?并不完全是,登泰山封禅,固然是君主个人的最高荣誉,但也是封建臣子们梦寐以求的契机。

  作为封建王朝官方的最高规格仪式——泰山封禅,不仅会旌扬君主的丰功伟绩,对随行的臣子们来说光耀门楣、青史留名的难得机会;但能创造盛世的帝王毕竟狠很稀有,封禅也就成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遇到的盛事,以至于封建臣子甚至比帝王本人还要上心。当初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本在随行人员的名单中,后来却因病错失了这一机会,以至于“发愤且卒”,甚至在病床上握着儿子的手,悲愤哀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大唐文武们正为即将到来的封禅壮举跃跃欲试时,出现了一起“不可抗力”事件。

  忙于务实、无暇务虚,李世民君臣的封禅计划终成泡影

  公元641年5月,也就是定下封禅日期的一个月后,天现异象:“有星孛于太微”,即有一颗异常的星星在太微垣附近出现。太史令薛颐立即上书,表示此时不宜去泰山封禅;几天后,一向受李世民重用的褚遂良提出了同样的建议;5天后,停止封禅的诏书正式下达。

  但实际上,李世民作出这一决定,不仅仅是出于天象的考虑。当初,得知大唐朝廷正在为东封泰山做准备时,当初依附于突厥人、如今雄踞北方的薛延陀蠢蠢欲动,其首领真珠可汗认为:“天子封泰山,士马皆从,边境必虚,我以此时取思摩,如拉朽耳。”

  思摩,也就是唐朝当初灭掉东突厥后扶植起来的亲唐首领:阿史那思摩,当时他正统帅突厥旧部,被当作唐王朝的北方屏障。薛延陀要成为北方草原的新霸主,必须要除掉这个曾经的大哥。

  很快,真珠可汗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他纠结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落共20万人向突厥猛攻,阿史那思摩边抵抗边南撤,同时派人向朝廷告急。李世民迅速派遣李世勣、李大亮、张俭、张世贵等名将,率唐军及附属的奚、霫、契丹等部落向薛延陀发起反击。十二月,李世勣、薛万彻在诺真水大败敌军,真珠可汗不得不遣使请降。

  北方的威胁暂时平定,但李世民仍旧没时间考虑封禅泰山:

  公元642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自恃强大,扣留唐朝使者,主动进攻伊州(今新疆哈密市),被大唐安西都护郭孝恪连续击败;其后李世民将乙毗咄陆废黜,另立西突厥可汗;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被告发,魏王李泰、名将侯君集等一众皇族、勋贵牵连其中,对李世民造成了极大打击;

  同时,曾经扛住了隋炀帝三次远征、在大唐成立后俯首称臣的高句丽,此时再度上蹿下跳:它联合百济、攻打依附于唐朝的新罗;结合其曾经对隋王朝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一东北地方政权已经成了严重威胁唐王朝藩属秩序的小霸王。为了“勿遗子孙忧”,李世民决定致力于铲除这一中原王朝的潜在威胁。公元645年,在登上帝位近20年后,他再次披挂上阵、亲自率军出征。然而他也遇到了隋王朝的老问题:跋山涉水、后勤难以为继;在给了高句丽一个惨痛教训后,唐军回撤,改为派遣小规模精锐部队对敌人保持持续高压威胁。

  公元646年起,群臣多次请求封禅;第二年春,李世民再次下诏,计划在下一年初东巡。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接下来,李世民也染上了家族病“风疾”、多事休养,同时唐军持续对东北的高句丽、西域的龟兹国、北方的薛延陀进行打压,大唐上下几乎没有时间去落实“封禅”这种务虚的活动。

  直至公元649年,年仅51岁的李世民病重去世,他在位初期就被提上日程的“封禅泰山”,最终永远保持在了“计划”的状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励精图治、孜孜不倦为王朝建立制度、扫除内外敌人的贞观君臣,为后来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665年12月,唐高宗李治携带皇后武氏以及一众文武抵达泰山,并在第二年初正式举行了封禅大典。在我们印象中无比懦弱的李治,实现了他雄才大略的父亲未能达成的壮举;而随行的百官,也如愿全部官升一级。近60年后,将唐王朝事业推向新顶峰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来到泰山,成了唐王朝第二个封禅的皇帝。

  历史功过自在人心,并不为由封禅这一政治行为所左右。在笔者看来,务实不务虚、俯首甘为孺子牛,夯实其后大唐百余年强盛基础的的贞观君臣,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政治家群体,没有之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