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战国时期魏国为何出现流失人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魏国,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战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而那个时代天下间最强大的莫过于“战国七雄”。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时七个国家都分别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人才,但比较有趣的是,曾一度称霸整个战国的魏国虽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在学成之后却有很多都投奔了他国,并帮助别国对付自己的母国。

  在众多魏国“流失人才”当中,最有名气的毫无疑问就是带领秦国进行变法的商鞅了。商鞅生于卫国,相传是卫国国君的后代,他从小就对法家学说感兴趣,青年时期则是投奔了魏国相国公叔痤,在其麾下担任中庶子。后来,公叔痤年老病重,临终前嘱咐魏惠王说,商鞅有担任相国的才能,而如果不愿重用他,就一定要将其杀死以绝后患。

  然而,魏惠王却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公叔痤老糊涂了,在胡言乱语,所以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将其除掉。周显王十年(前359),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人才,商鞅见自己在魏国注定无法得到重用,便前往秦国宣扬自己的理念。结果,秦孝公对他大为欣赏,很快就任命他主持变法,在其各种措施治理下,秦国很快得以富强。

  过去,秦国与魏国曾针对河西之地展开过旷日持久的争夺,但当时的魏国是中原大国,而秦国则是边陲小国,所以毫无疑问后者是弱势的一方。在经历了军事改革之后,秦人纷纷想要攻打魏国,夺回失地,并且一雪当年之耻。商鞅的改革当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军功爵制”,只有在战场上立功才能得到爵位,因此士兵们的积极性大增,战斗力也远超以往。

  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军如同饥饿的虎狼一般将魏国占领下的河西之地尽数夺回,并且让魏国是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更加重要的是,商鞅变法的成果惠及日后多代,让秦军的战斗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与秦国利益冲突最大的魏国自然也就成了被重点征讨的对象,可以说,放走商鞅的行为,不但让魏国错失了变法图强的机会,更是让它在此后多年里一直面临着强敌的威胁。

  商鞅之后,魏国又错过了大名鼎鼎的纵横家张仪。张仪本生于魏国的安邑,但后来投奔了秦国,并被惠文王引为客卿。尽管原本是魏国人,但张仪对付起“母国”说得上是毫不手软,他在秦军围攻魏国蒲阳之际劝说惠文王放弃攻城,并以此说服魏国献出上郡的十五个县,以及战略重地少梁。

  结果,此后张仪又多次率领秦军蚕食魏国,逐渐占领其领土,甚至劝说魏国臣服秦国。最开始,魏国当然是表示不同意,但秦国立刻就以此为由出兵攻打,强夺魏国城池。就这样,在秦国的强大国力以及张仪的威逼利诱之下,魏国多次背叛诸侯,合纵联盟臣服于秦,又多次被秦国蚕食土地,削弱实力。

  商鞅和张仪都出自魏国,又都在秦国位极人臣,而身处他们时代之后的范雎,也有着一样的经历。范雎生于魏国芮城,他出身贫寒,但才华十分出众,可惜的是,他本想为祖国效力,但却在魏国处处碰壁,怀才不遇。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随着秦国使者的到来,范雎终于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他跟随秦使来到咸阳,从此便为秦国效忠。

  当时,秦国国内的大权都被宣太后、宣太后的弟弟魏冉掌控,而昭襄王尽管已经五十多岁,却还只能参与部分事务的决策。范雎见状,便协助昭襄王将太后的权力剥夺,其亲族则被逐出了函谷关。靠着夺权之功,范雎被昭襄王封为了相国,从此掌管秦国军政大事,地位十分崇高。

  站在秦国的权力巅峰后,范雎当然要报复不重用自己甚至害得自己当年狼狈出逃的魏国。他先是将当年诬告自己与齐国有染,结果害得自己被鞭打得差点死掉的魏国中大夫须贾羞辱了一顿,让其在宴席上被犯人押着像马匹一样吃草料,而后又请昭襄王出面,逼着魏王索要当年下令鞭打自己的相国魏齐的项上人头,结果,魏齐不堪其辱自刎而死,而范雎也成功报了当年之仇。

  另外,在范雎的帮助下,秦军于战场上也是无往不利,他虽然日后与白起结怨,并最终将其害死,但也曾经与之通力合作,共同南征北战。在二人合作期间,秦军曾经多次痛击魏国,而其中的功劳当然要算一份在范雎的身上。

  由此观之,魏国虽然曾经培养了商鞅、张仪、范雎三大能臣却不能让他们为己所用,结果白白便宜了老对头秦国。这些人才不但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还帮助其反攻自己的母国,而被本国人才不断迫害的魏国,也实在是非常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