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汉武帝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非杀不可呢?

  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诱之以利,围而歼之。

  汉武帝时,大多数的朝臣都是符合韩安国,希望与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因为虽然经过了文景之治,但是汉朝的国力仍然不能称得上是丰厚。更何况和亲政策下,边境平静,百姓安乐,一旦开战那么除非汉与匈奴分出一个你死我活,不然不可能再次归于和平。

  王恢的计谋被汉武帝采纳。于是雁门马邑的地方豪强聂翁壹受命潜入匈奴,向单于表示愿意为内应,杀死马邑的地方长官,迎接匈奴大军入城。单于欣然应允,果然亲自带领十余万大军前往马邑。汉朝悄悄地动员了二十几万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人统领,埋伏在马邑周围。王恢的任务是代郡出发,袭击匈奴的辎重,同时也是截断匈奴的后路。

  匈奴单于得知几十万大军埋伏于马邑附近,欲全歼匈奴后。仓皇逃跑。此时,王恢麾下有三万大军,任务是断匈奴辎重,并切断匈奴退路。但马恢却畏战,匈奴逃脱置之不理。王恢的理由是自己只有三万人,而匈奴有十几万大军。贸然出击是以卵击石。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匈奴单于得知汉军有几十万伏兵,是仓皇逃跑的,心中恐惧,战斗意志肯定不高。李广四千骑遇到匈奴左贤王四万骑。也没逃跑,而是圆阵御敌。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李广连续以射杀匈奴数位副将,将士浴血奋战,终于抵挡住了匈奴的进攻,并盼到张骞的援军。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王恢死?客观地说,马邑之围既然失败,王恢再出击也确实没什么意义,白白损失三万将士而已。作为一军之长,临机决断,全师而退,并没有大错,甚至值得表扬。

  如果是从提振士气考虑,那么将三万人投到十几万匈奴大军之前,悲壮是悲壮,但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一战而损失三万人,对本来已经失败的马邑之围来说,无非是雪上加霜。唯一的解释,是汉武帝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当替罪羊,否则的话,也确实是没法给天下人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