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灭楚前为什么多次讨要封赏?他的目的是什么?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中国打下了大一统的文化根基,在历史上创下了极其杰出的功绩。
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离不开麾下众多厉害将领的努力。提起嬴政麾下那些将领,相信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有“杀神”之称的白起,以及率众打击匈奴、修筑长城,有着“中华第一勇士”之称的蒙恬,但其实在嬴政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最大功臣却并非白起、蒙恬,而是王翦与他的儿子王贲二人。
一不只是有着杰出军事能力的军事家
王翦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对军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他不是像赵括那样,对军事的兴趣还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个阶段,而是确实有着自己强大的军事能力。
更加重要的是,他并不仅仅只有军事能力,因此尽管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他的结局与其他三人截然不同。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王翦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要知道在31年前,赵国的四十多万青壮都亡于长平之战,一直到这会儿都没有缓过来,因此王翦此次出兵是有着极大信心,势必要灭掉赵国的。
然而赵国尽管遭受过重大损失,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老将廉颇的带领下,赵军防守有度。王翦带着秦军与李牧僵持了一年多的时间,眼看粮草就要供应不上,但依然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突破李牧的防线。
看上去整个战事都已陷入了困局,注定只能无功而返,毕竟李牧的军事才能并不逊于王翦。
这个时候在军事能力之外的才能,就导致了王翦能够轻松走向胜利,在经过苦苦地对峙与思索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解决李牧的大军,于是转而从军事之外解决李牧这个人。
他施展了反间计,用重金买通赵国宠臣,到处散布李牧勾结秦国的谣言,赵王听到以后夺走李牧军权,并设计将其杀害。
没有了李牧的赵军,再不是王翦的对手,他立马就长驱直入,攻入了赵国的首都邯郸,取得了赵国的绝大多数地区,仅仅剩下赵王的一个儿子跑到偏远地区勉强苟延残喘,但没多久也被灭掉了。
从王翦战胜李牧,攻破赵国来看,他不仅仅有着超一流的军事才能,而且对朝堂之上的事情超级敏感,知道军事不过是朝堂的延伸,如果只顾在前线打仗却不管后方朝廷的话,只怕是会出大问题,李牧便是典型的前车之鉴。
二巧施妙计,让自己成功避免成为李牧那样的悲剧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雄心勃勃的嬴政想要灭掉楚国,让所有能够带兵的武将一起开了个会,问灭掉楚国需要多少人马,王翦表示楚国是一个大国,想要真正灭掉它至少需要六十万人马。
可能有朋友不知道六十万大军在当时意味着什么,在长平之战以前,赵国是能够与秦国并称的大国,但在长平之战被坑杀四十万大军以后,赵国的精锐部队死伤殆尽,剩下的几乎都只是一些老弱残兵,而当时秦国与赵国对战的也就是四十多万人马,双方都近乎是倾巢出动。
尽管此时距离长平之战已经过去了一些年,秦国的军队总量必然有所增加,但基本上不会超过六十万太多,也就是说王翦一开口,就要带走一支能够影响天下大势的大军,并且是长期在外。
嬴政下意识就对这个可能危及到自己权力的提议不满,这个时候年轻将领李信(李广祖先)则认为最多二十万就可以,于是嬴政很爽快地给了李信二十万人马,结果李信大败亏输,嬴政无奈之下只能去请王翦出马。
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所有士卒都知道此去的目的是要去灭掉楚国,一个个按耐不住,都想要早点出发尽快与楚军决战。然而王翦却并不着急,他在为大军出征做准备的时候,多次向嬴政讨要封赏,从金银财宝到美人田宅,甚至大军出发了他还派人回去找嬴政要封赏。
王翦的这个行为让他的部下们非常困惑,都认为老将军突然财迷心窍了,甚至还在那里劝他不要太过分,小心皇帝秋后算账,他们直到2年后才能够懂得王翦此举的深意。
王翦率领大军到楚国边境以后,就安营扎寨,整整一年都没有流露出要与楚军打仗的意思。
楚国的大军原本安扎在边境与秦军对峙,但是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准备调兵遣将,想要前往别处,这就露出了破绽,王翦那样的高手极为善于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立刻强攻,打败四十万楚军,随后一路高歌猛进,又花了一年便俘虏了楚王,彻底灭掉楚国。
在凯旋回国的路上,将士们才明白王翦当年为何要不停地向嬴政要封赏,因为由将军率领六十万大军独自在外,是一件让君王很不安的事情,尤其王翦到达楚国边境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啥事都没干,这个时候就很容易让皇帝怀疑,他是不是要拥兵自重。
当年李牧也这么玩过,在与匈奴的对峙中一直拥兵不动,结果就被赵王怀疑给撤职了,现在王翦也要玩这一招,要是皇帝起了疑心,随便下道命令那可就够他受的,不仅击楚难以成功,只怕是身家性命都难以保障。
然而在王翦灭楚的过程中,嬴政一直都没有给他下任何命令,没有干涉他如何灭秦,更没有突然收权之类的行为,让王翦得以成功灭楚,这就与王翦出征前不停讨要的封赏密切相关。
王翦所讨要的是金银财宝、良田美宅,这是他向嬴政表明自己的平生志向,只是一些金钱之类的低级趣味,没有什么要平定天下之类的远大理想。更为重要的是,他向嬴政讨要封赏这个动作本身,表明了他虽然喜欢金银财宝,但只要嬴政赐下来的,倘若嬴政没有赐下,那他就不会自己拿。
通过不停讨要封赏,王翦已经向嬴政做出了重要的表态,表明了自己绝不会拥军自立,自己去拿东西的想法,自然也就打消了嬴政的疑心,获得了他的信任,因此得以不受半点干扰地完成任务。
三功成身退的智慧
在灭掉楚国后,王翦又率军平定百越,为秦国的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在回京后,他却没有接受嬴政的众多赏赐,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彻底交出兵权回故乡隐居,结果成就了琅琊王氏的传奇,后人中有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大书法家。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但能够做到王翦这个程度的人不多,像李牧、岳飞、韩信等等,那都是非常典型的仅仅具备顶级军事才能,而不是像王翦那样,具备有军事才能之外的才能的人,因此他们的人生虽然也光辉璀璨,但最终却难免以悲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