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发起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最后什么结局?

  发起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最后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神龙政变”,就不得不说武则天这个人。

  武则天是一个极其狠毒的女人。

  她为了攫取世间最高的权力,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不但几乎将唐王室李氏儿孙斩尽殆绝,就连自己生育的儿子也下得下狠手。

  她和唐高宗李治共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被她下令毒死;次子李贤被她逼迫自杀;三子李显被她贬斥到房州,也多次吓得要自杀;四子李旦的帝位被她夺过来后,先是被逼令改姓武,后又被软禁起来,生不如死。

  只能说,武则天,狠人哪。

  有人歌颂武则天伟大,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但这个政治家,所使用的政治手腕,就是把丈夫留下的传国玉玺先交给三儿子玩;等三儿子过了会儿瘾,又夺过来交给四儿子玩;等四儿子过了会儿瘾,又夺过来留给自己玩。

  不过呢,等她真正掌管了玉玺,改国号、改年号,登位称帝,她也已经66岁高龄了!

  在古代,这是个逾花甲奔古稀的年龄,该考虑后事了。

  那么,自己蹬腿之后,这大周国的帝位应该传给谁呢?

  虽然她还有两个儿子,但她差不多已经屠绝李唐宗室的成员,是李唐的仇人,而且篡唐代周,她是不愿意再传回给儿子的,这两个儿子,甚至如四儿子李旦,即使已经改姓为武,但谁能保证他们继承了帝位后,不会“去周返唐”?

  从这一点上说,她是万万不愿意。

  自己费了这么大周折,死了这么多人,到底来,终点又回到起点,白费劲!

  她也想过把帝位传给女儿。

  她是非常宠爱女儿太平公主的,但想来想去,这个帝位如果传给了太平公主,以后更不知是属于哪家哪姓的了。

  另外,她对娘家的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也是心存忌讳的,毕竟,这两位侄子的父亲都是她整死的。

  所以,关于选谁做接班人的问题,武则天坐了15年帝位,就思索了15年,煎熬了15年。

  最后,是名臣狄仁杰给她指了条明路,说:“姑侄与母子相比,哪样更亲?您立亲儿庐陵王为皇太子,那么您在千秋万岁后仍能常享宗庙;您立侄子为皇太子,武氏宗庙里是不会有您这姑姑的神主牌位的。”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纠结了武则天15年的死结打开了。

  武则天于是派人到房州(今湖北省房县)迎庐陵王李显回京。

  可笑的是,胆小如鸡的李显,听说母亲派人来迎自己,以为是老妖婆要来索自己性命,拿出准备已久的绳子,准备上吊。

  是他的妻子韦氏抚着他的背脊说:“祸福无常,不见得就一定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

  李显这才没有死成。

  李显回京后,被定为了皇储。

  可以说,“去周返唐”,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但狄仁杰还担心节外生枝,事有反复,充分利用武则天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向武则天举荐了许多栋梁之才。

  这里面,就有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之士。

  这些人上台,顿使朝中的歪风邪气为之一空,满朝盈正。

  久视元年(公元700年)秋,狄仁杰病重,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已、敬晖、崔玄暐五个人去看望狄仁杰。

  狄仁杰特别交待: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掌着大权,一定要盯紧他。

  狄仁杰交待完毕,不久病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82岁的武则天卧病不起,张易之、张宗昌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

  以张柬之为首的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五个大臣们抓住时机,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发动兵变,来到了迎仙宫武则天的寝宫,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让位,拥立李显。

  武则天也自知去日无多,帝位传给儿子李显只是早晚的事,迟一日不如早一日,宣布退位。

  于是,大周帝国终结,大唐复兴,史称“神龙政变”。

  政变成功,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因此,神龙政变也被称为“五王政变”。

  这“五王”根本就不把狄仁杰临终前惇惇告诫的话入在心上,即没及时铲除梁王武三思,以致于仅在一年之后,武三思后来勾结了李显的皇后韦氏,对五人发起了报复,五人全部被贬官。

  张柬之被贬新州,不久忧愤病死。

  敬晖被贬到崖州,不久就被杀害。

  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杀害。

  回头细思,总觉得“五王政变”的政治意义并不是特别大,道理显而易见:帝位传李显本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五王政变”不过是让五个王风光了一把,然后悲惨死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