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曹操父子三人和苏轼父子三子各有成就,两者谁的文采更高一些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父子和苏轼父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有这样的一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意思是文采方面的高低,很难做出量化的比较,因此,如果有人问曹操三父子和苏轼三父子哪一方文采高的话,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复杂而且很难服众的,我们勉强做个探讨。

  一、三曹与三苏各自的成就

  历史上出现过这样很有趣的一幕,那就是曹操三父子和苏轼三父子都是显赫一时的文学家,当然,苏轼三父子的文学造诣是妇孺皆知的,而曹操三父子由于是兼职的文学家,所以,他们的文采情况难免被人忽略。

  1、三曹的成就

  曹操的文学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短歌行》、《白马篇》。《短歌行》光是开头的4句,读完以后,就让人感到曹操对人生的高超感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他的大局观。尤其是那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更是说出了古往今来很多人的一生悲剧。

  人生在世,几乎所有人都如同朝露这样,与历史的深远相比,人一生的几十年光景,本质上和这朝露有什么区别?

  并且,人的一生其实多数是充满了痛苦的,不说别的,因为几乎每个人的青春回忆,都充满了让人感到难过的片段,或多或少都有追悔莫及,也都有无可奈何。所谓的“痛并快乐着”,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安慰而已。

  好不容易,人到了成熟的而立之年,到了发现一切能看开的不惑之年以后,我们却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因此,当中年人读这首《短歌行》的时候,往往会黯然泪下,这种厚重感,其实是后世很多文人的作品所做不到的。

  再说曹操的长子曹丕,或许说起曹丕,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他迫害自己的弟弟曹植,以及想到他是曹魏的开国皇帝,但其实曹丕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曹丕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燕歌行》。

  《燕歌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读曹丕的《燕歌行》,我们会感到深深的伤感,整首诗歌都可以带动我们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秋季的肃杀,同时还感受到天各一方分离的痛苦。

  尤其是曹丕通过气氛与景物的刻画,借用秋风萧瑟、明月皎皎,最终勾起人们的情绪,引发人们的遐想。

  很多人每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总会想到2000多年前那个明月之下的秋夜,以及那些天各一方的恋人。秋天的夜是美的,但是这种美却充满了幽怨、伤感,让人不能自已、黯然泪下。

  最后探讨曹植,曹植的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洛神赋》,《洛神赋》的辞藻华丽,同时对于景物的刻画也让人感到目不暇接、耳目一新,甚至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么精妙的文章?

  很多人读完《洛神赋》之后,会感到满口余香,并且,也会发现自己在审美格局方面有所提升。

  2、三苏的成就

  苏轼父子中,父亲苏洵的主要成就,其实是体现在散文方面,苏洵的散文在结构方面让人感到叹为观止,因为苏洵非常侧重散文的结构,读完后会发现,他散文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是这个散文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并且环环相扣,同时又给人一种美感。

  而且,读完他的文章以后,即便是你不愿意接受他的理念,却也不得不承认对他的文章有印象深刻。

  当然,苏家父子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以及《密州出猎》,还有《十年生死两茫茫》,都是脍炙人口的词,这些作品,可谓各具千秋。

  首先《明月几时有》会让人感在心境方面,如同读了《短歌行》、《燕歌行》一样,同时还会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密州出猎》则让人感到苏轼的老当益壮,同时也会产生乐观积极的心。

  最后,《十年生死两茫茫》会让人感觉到一丝丝的悲凉,总而言之,苏轼的作品读完以后会让人感觉,和曹家父子的作品在给人的情感调动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感。

  相比之下,小苏学士苏辙的作品,也是和其父亲苏洵一样侧重于散文,不过个人感觉,小苏学士在综合实力方面不能够和他的父亲、长兄相提并论,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承认的,那就是苏辙的散文往往逻辑性十分清楚,而且往往能够在文章中一针见血指出当时的问题核心,从这也可以看出苏辙的观察能力是非常强的。

  图片:苏轼与弟弟苏辙资料截图

  二、难以对比

  正如本文开始说的:文无第一。曹家和苏家父子的文采对比,本人只能说一说个人看法。

  1、三曹略高

  不过,个人感觉相对来说,曹家父子的文学成就,要比苏家父子的综合实力高一些。因为曹家之中,文采最高的莫过于曹植,而苏家父子阵营中,文采最高的则是苏轼。曹植的作品和苏轼的作品,可谓大致水平差不多,所以姑且可以理解成他们两个人的文学水平是平等的。

  而曹操、曹丕父子和苏洵、苏辙父子相比,曹操、曹丕父子作品的可读性,其实相对来说要比苏洵和苏辙的略强一些,因此,从整体局面来说,曹家父子的文采要略强于苏家父子。

  2、侧重点不同

  其实,之所以曹操父子和苏轼父子之间难以对比,最主要原因在于,虽然都是属于文学界的名人,但是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比如说:当代要是文学大类下面,就划分了散文、诗词杂文、小说等很多的类别,有人擅长写散文,但是却不擅长写小说,有人擅长写诗歌,但是却不擅长写杂文。

  同样道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擅长,曹家父子擅长的,和苏家父子擅长的,其实并不在一个方向上,因此这种对比得出的结论都是不严谨的。

  因此曹家父子和苏家父子,哪一方文采较高,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