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后为什么要等一年才下葬,送葬队伍为何臭气熏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下葬,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根据《慈禧外纪》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慈禧知道光绪帝处于弥留之际的消息后,依然处理能够安排光绪的后事。等到第二天的六点,慈禧召见监国摄政王、军机大臣、皇后等,主要商量光绪帝的丧仪。
到了中午,“太后方饭,忽然晕去,为时甚久”。等到醒来的时候,慈禧发现身体不支,赶紧的安排后事。“吩咐各事,从容清晰,仍如每日办理国事之状。”慈禧太后随后进入弥留之际,御医张仲元、戴家瑜“请得皇太后六脉已绝,于未正三刻升遐。”
慈禧死后哀荣
慈禧死后的第五天,监国摄政王载沣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上瑜:“大行太皇太后垂帘训政四十余年,功在宗社,德被生民。所有治丧典礼,允宜格外优隆,以昭尊崇而申哀悃。著礼部将一切礼节另行敬谨改拟具奏。”
从这份上瑜可以看出,载沣格外优隆慈禧太后的治丧典礼,慈禧太后的典礼,突破了清朝祖制对太皇太后葬仪的规定。同时,载沣还打破祖制,在原有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十六字,选择了皇帝使用的谥字,最后加到二十二个字。
慈禧太后为什么死后1年才下葬?
慈禧太后死后,她的金棺先殡于宁寿殿,后来转移到煤山脚下。载沣在办理慈禧葬礼的同时,还要办理光绪皇帝的葬礼,还要忙着处理溥仪继位为宣统皇帝的典礼,这么多事情都碰到一起了,所以慈禧太后下葬的日子,1年后才进行。
慈禧太后下葬当天,送葬队伍为何臭气熏天?
1909年11月27日,英国《太晤士报》记载了慈禧出殡时盛大的场面:……金棺初以八十四人抬之,此乃过城门时最多之数,出城则加为一百二十人。前行者为监国摄政王及诸王公贝勒、军机大臣等,后为骑兵一队,再为骆驼等。驼载帐篷及行宫用具。……
慈禧太后的送葬的队伍,排场非常的奢侈壮观,这样大规模的丧礼,肯定少不了沿途运输所需要的马匹、骆驼。大家都知道,从北京紫禁城到清东陵还有一段路程,这些骆驼、马一路走一路拉,所以送葬队伍才会臭气熏天。
慈禧太后的墓
慈禧墓坐落在北京东北遵化县清东陵的昌瑞山南,与慈安的墓并排而立于咸丰帝定陵东侧,统称定东陵。慈禧埋葬在东边,称菩陀峪定东陵;慈安埋葬在西边,称普祥峪定东陵。两陵之间仅隔一道马槽沟。
慈禧和慈安选定陵址以后,经过六年的大兴土木,两座耗资巨大的陵墓相继完成,无论规模还是装饰,在清代皇后陵寝中都属于上乘。然而,到了光绪二十一年,慈禧太后竟然决定重修陵墓,既然在葬位选择上屈于慈安之后,那就要在陵寝的建筑与装饰上超过慈安,以显示她的与众不同。
慈禧的随葬品
慈禧的随葬品分为两部分:生前置放于墓中金井里的珍宝与下葬时的随葬珍品。根据清宫档案《大行太皇太后升遐纪事档》记载,慈禧生前先后向井中放了六批珍宝。
第一批放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当时慈禧陵尚未正式竣工。放入金井的有:金枣花扁镯一对、绿玉福寿多三配件一件。
第二批放于光绪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有:红碧趾镶子母绿湾子一件、红碧趾长寿字佩一件。
第三批放于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十九日,有:正珠手串一盘、黄碧弘葡萄鼠佩一件、红碧彎葫芦蝠佩一件、绿玉佛手湾子一件、红碧弘双喜佩一件。
第四批放于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初八,有:白玉灵芝天然小如意一柄、白玉透雕夔龙天干地支转心壁一件、红碧弘一件。
慈禧死前十天,即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放人珍宝有:金镶万寿执壶二件、金镶珠石无疆执壶一件、金镶真石玉杯金盘二份、金镶珠杯盘二份、分雕通玉如意一对。
三天以后,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又命人将下列珍宝送人金井:金佛一尊镶嵌各种珍珠二百六十九颗、玉佛一尊、正珠念珠二盘、雕珊瑚圆寿字念珠二盘、珊瑚念珠一盘、玉寿星一尊。
就在慈禧太后死后十九年,军阀孙殿英把随葬的奇珍异宝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