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宣宗为什么无法扭转大唐颓势了?
唐朝自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国势早已不复唐玄宗时期辉煌强大,相反正在一步步地走着下坡路。到了唐文宗和唐武宗时期,唐朝的国势已经相当的衰落。在外,各地节度使手握重兵,中央正在被逐渐架空;在内,宦官势力已经彻底掌握中央禁军,权势熏天。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原本,唐文宗想利用外部势力除掉宦官,却因为走漏风声,引发甘露之变,一千余名大臣以及士卒且被牵连诛杀。之后,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即内侍省,为唐朝宦官管理机构),至于宰相,只是行文书而已。
从此,国家政治混乱,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已经危在旦夕,甚至就连皇位的继承都要这些宦官们来定夺。但是,这个人的出现使得已经危如累卵的唐朝延续了几十年的生命,此人就是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是唐宪宗李纯的儿子,是唐朝上三代皇帝的父辈,唐武宗称其为皇叔。母亲曾经仅是镇海节度使侍妾,后来入宫被临幸,生下了李忱。李忱自小便性格木讷,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住在深宫之中,几天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说他不聪明,有些痴傻。
再加上他是宪宗皇帝排名靠后的儿子,被封为光王后从来也没有人过分地注意过他。在唐文宗,唐武宗时期,宦官专权尤甚,更是在甘露之变大肆屠杀大臣,皇亲。但是李忱在这次过程中愈加隐晦不露,平常也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因而在这次整治风波中得以保全。有时唐文宗和唐武宗在宴会上也逼令李忱说话,以此为乐,唐武宗性情豪爽,时常称其为’光叔‘,甚至对他不怎么注意礼仪。
上图为唐朝后期的周边形势
会昌六年,唐武宗已经病危,掌握朝中实权的宦官马元贽为册立新君的人选而烦恼。此时,他发现了这位平时木讷痴傻,不善言语的皇叔李忱,认为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控制,利于自己的权力掌控。但是他看错了这位皇叔,李忱相当会隐藏自己胸中的宏图壮志,他木讷呆傻的表现正是为了在凶恶的宫廷斗争中保护自己。
李忱一当上皇帝,就贬谪了扶他上位的马元贽还有和他狼狈为奸的宰相李德裕,结束了中晚唐时期长达数朝的牛李党争,并借机整肃吏治,一改中晚唐时期高官过多过滥的情况,严格限制高级别官员的数量,并亲自对宰相进行认真的挑选。
他将唐太宗时期所著的《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每每站于屏风之前拱手拜读。有一次,李忱想去华清池游玩,放松一下,谏官们纷纷上疏劝阻,极为激烈,李忱随即放弃了这次游玩的计划。
同时,李忱纳谏的程度,在唐朝的历史上仅次于唐太宗,不管是谏官还是门下省的封驳,李忱都能虚心接纳,从未因此发怒杀掉任何一位大臣。李忱还非常的平易近人,和那些伴君如伴虎的暴君不同,他非常关心大臣们和侍从的身体健康。如果生病了,李忱会亲自派御医前往诊治。
唐宣宗在位期间,可谓是孜孜求治,吏治得到了整治,宦官势力得到了收敛,对外军事战争也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人民安居乐业,赢得了民众的颂扬和称赞,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他对内勤于政事,在内整顿吏治,严查腐败,限制宗室特权和宦官势力,将甘露之变中被冤杀的一些大臣平反昭雪。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一带的土地,设立归义军节度使,又安定了北方的突厥,成就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此外,他还在对打压宦官势力上下了极大的功夫,虽未完全解决晚唐以来宦官干政的严重局面,但却也使得宦官势力大为收敛,并未有如像唐文宗时期那般嚣张。
同时,国家一改中晚唐时期以来混乱不堪的局面,国家相对稳定繁荣,在位期间被史书称为大中之治。唐宣宗使得唐朝又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但他并未能解决唐王朝晚期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他虽为明君,但却无力扭转王朝颓势,但却依旧不妨碍历代史学家对他的交口称赞。公元907年,唐哀帝禅位于梁王朱全忠,唐朝灭亡,但却并不能埋没这位晚唐明君的辉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