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没经科举考试当上大臣,泄露康熙私生活最后还善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士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此人就是高士奇。清朝官员,也号称史学家。顺治二年(1645年),高士奇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据资料记载,高士奇祖上是“靖康之变”后搬到浙江慈溪的。那么高士奇如何成为清朝官员,并受到康熙皇帝青睐的?
据汪景祺写的《读书堂西征随笔》书中,对高士奇发迹历史有另外的说法。当时清朝有一个叫祖泽深的官员,此人是一个狡诈恶官,但他有一个技能,就是会看相。有一天祖泽深路过报国寺。看到高士奇正在寺门前摆摊卖字,就过去观看。他先看高士奇写的字,然后又看高士奇的长相。祖泽深发现,高士奇这个人不一般,他越看越感觉高士奇将来一定飞黄腾达。于是祖泽深就突然对高士奇说:“你是大富大贵的相貌,怎么在这里摆摊卖字呢?”
高士奇看祖泽深就是一个贵人,又听他这么一说,鼻子一酸哭了起来:“谢谢这位爷的吉言,我穷困的吃不上饭,只能卖字糊口,大富大贵不敢想。”
祖泽深又对高士奇说:“你小瞧自己了,从相术说,你的相貌能当宰相,即使当不了宰相,也有宰相大权啊!”说完就让高士奇收摊,带他回家好吃好喝养了起来。这在古代就是收为门生或者门客了。
后来祖泽深被派到外地为官,此时大学士索额图家的家奴正想找个能写会算的人在索府里听差,祖泽深就把高士奇介绍给家奴。古代读书人很清高,即使没钱也不愿低人一等,况且还是给奴才再当奴才。不过高士奇在祖泽深家也是寄人篱下,现在想清高也没本钱,糊口要紧。因为索额图的大名太显赫了,既是皇亲也是国戚,能到索府上当差,混碗饭吃也是一个显赫的经历。将来有机会发达。高士奇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祖泽深的介绍。
高士奇到了索府后,运气很快就来了。因为家奴贪钱被人告了,索额图已经知道了。家奴害怕就找高士奇商量对策。他对高士奇说,别人劝他打死也不承认。但高士奇对他说:“你是索大人心腹,你要有良心,表现出忠诚才行,怎么能骗索老爷?到是你见到老爷后,只要哭着承认错误,就说当时自己鬼迷心窍,辜负索大人信任,请索大人给他一次机会。如果你不承认,那肯定要挨打,弄不好还会被打死,或者被活埋!”
家奴一听高士奇这番话,见到索额图后就按高士奇的办法做了,果然索额图没有怪罪他。但过了几天,索额图越想越感觉不对劲,他感觉以家奴的性格不可能有这样的心计。因为从贪钱的人性看,他们一般死不认账,家奴怎么会突然就承认了呢?必定有人指点。索额图一问才知道是高士奇给出的点子,于是就把高士奇叫来,经过谈话,索额图一看高士奇此人不一般,很会察言观色,而且善于理解别人,说话也得体受听。特别是高士奇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于是就让高士奇给他当幕僚。高士奇从家奴手下,一跃成为索额图的幕僚。
没过不久,康熙皇帝想找个能写的书生给自己当顾问,索额图就想推荐高士奇,但又拿不定主意,因为给康熙皇帝推荐人选,不知根不知底不行,况且高士奇来的时间短,对他的情况了解还不深,万一出点差错,将来自己受连累。正当索额图犹豫不决时,祖泽深来求见。得知索额图的疑虑后,祖泽深就对索额图说,他通过相面,认为高士奇肯定是大臣的料。如果高士奇发达后,一定不会忘记索大人。祖泽深的这番话坚定了索额图的推荐的决心。
果然高士奇到康熙手下工作不到一年就受康熙赏识,并成为手握大权的大臣。
从汪景祺的记载看,也验证了史料中高士奇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当官。他的发达的确得益于康熙皇帝的赏识。而高士奇之所以能进入康熙皇帝身边,也有人推荐,这一点很重要。但到底是明珠推荐还是索额图推荐,这在当时康熙手下两个互相较劲的大臣来看,必定有一人起到关键作用。
《读书堂西征随笔》写于雍正二年(1724),要早于赵翼的《曝杂记》等书。而且汪景祺的记载可信度强高,他是根据当时人记载当时事,口耳相传的记录,比其他人依据其他资料记载更可信。并且从明珠与索额图对高士奇的态度来看,高士奇是索额图的人更为可信。
有何能耐?
在清朝能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没点能力混不下去。就连和珅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欢读什么书,他也跟着读。而且和珅学问也很高。前文所我们说了高士奇善于察言观色,而且书法写得漂亮,这是他的能力。但高士奇能在康熙身边不到一年,就成为大臣,虽然有些抬高他,但他被康熙皇帝赏识却是真实的事。也表明高士奇虽然没有通过科举当官,但其学问水平也不是一般人就能比的。
康熙皇帝时,有一个很特殊的机构叫“南书房”,这个书房并不仅仅是康熙读书的地方,而且有学问的官员都在这里讲过学,像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高士奇都在南书房呆过。
南书房作为康熙最早的书房,1677年,康熙皇帝对明珠等大臣说:“朕随时读书写字,身边却没有博学善书之人,有疑问无法讨论。可在现有翰林中选择一二个学问好的人,常侍左右,考究文义。为方便他们工作,就在大内给他们安排住处。另外如高士奇写得一手好字的人,也选一二个进来。”不久张英、高士奇被康熙派到到南书房工作。在这里才是真正相伴皇帝的地方。但从康熙的话来看,高士奇不仅成为高官,也是康熙赏识的官员。而且点名让高士奇进南书房,主要还是因为他写的字漂亮。
康熙皇帝增设南书房官员,主要为他讲解经史,写诗作词以及抄写各类文书典籍,相当于康熙皇帝的文字秘书。但还有更重要的作用,赵翼曾说:“时尚未有军机处,凡撰述谕旨,多属南书房诸臣,非特供奉书画、赓和诗句而已,地既亲切,权势日益崇。”可见在南书房工作的官员,不仅仅是文字秘书,要替康熙皇帝起草诏书谕旨,权力很大,南书房也分割了内阁的权力。
南书房官员与其他官员待遇不同,与康熙皇帝最近,据《啸亭续录》记载:“与诸文士赏花钓鱼,剖析经义,无异同堂师友”。康熙与他们一起分析经书典籍,没点学问是不行的。可见受皇帝赏识的能力,也是一种“学识水平”。当然在南书房的官员,康熙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送给南书房官员品尝。
结局如何?
那么作为康熙宠臣的高士奇最后结局如何呢?高士奇的权力最高时,1689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八年。左都御史郭琇掌握了高士奇不法之事,上书弹劾高士奇。
据后来一些资料显示,郭琇掌握了高士奇与原任左都御史王鸿绪等人结成死党,而且内外呼应,招摇撞骗,甚至大肆收受贿赂。据说高士奇还通过康熙皇帝的贴身太监,掌握康熙皇帝的日常起居,以及康熙在南书房工作生活的一些情况。他把这些情报写成资料,往外卖。这在现在来看,就是把皇帝的“私生活”情况往外卖,这可是大罪。
郭琇掌握很多高士奇的犯罪事实,写的弹劾文书有理有据,而且每一天都有实据,什么欺君之罪、假公济私罪、诬陷大臣罪、利用职权谋私罪,每条罪状都是犯了大忌。
高士奇对郭琇的揭发没有半点反驳,因为都是事实。康熙也想保住他,但也无法推翻郭琇的弹劾,因此罢免高士奇职务,打发回老家了。这一点也是康熙对高士奇网开一面的体现。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高士奇重新被起用,从老家回到北京。然后担任《明史》纂修官。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三次跟随康熙帝西征,又受到康熙皇帝信赖。1670年,高士奇以赡养老母,向康熙皇帝告老还乡,康熙再次封他为詹事府詹事,1702年,再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大学士,加封正一品官员。后来高士奇老母病逝,1703年,高士奇也病逝,被康熙皇帝追谥为“文恪”。
结束语:
高士奇的一生验证了祖泽深的相面之说。但高士奇学问的确很大,一般人没法比。这一点通过史料看,值得肯定。但作为皇帝的宠臣,高士奇也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这也是人性所决定的,所以高士奇并不是清白的一生。康熙皇帝再次起用高士奇,也能看出康熙对高士奇极大赏识,这是一般宠臣做不到的。
高士奇自己的人生有过错,因此,他对后代要求极严,据记载他告诫子孙:“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法度废则变乱之事起,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因此,高士奇后人都严格按照高士奇的嘱托,安贫乐道,后代没有出现不法之人。高士奇通过自己教育后代,希望后代发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