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和孙皓真是草包?真相是什么
还不知道刘禅和孙皓真是一对大草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曹操、刘备、孙权也都是一时人杰。在曹操眼里,刘备跟自己相等,而孙权算是儿子辈的。
辛弃疾《破阵子》中: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个人子孙呢,也各有智愚,其中曹芳、刘禅、孙皓三人被一致认为是仨笨蛋,但是刘禅、孙皓真傻吗?
刘禅,刘备之子,蜀国第二位皇帝。刘禅生平跟《三国演义》中差不多,不过根据《魏略》所载,刘备在小沛抛家弃子后,年仅几岁的刘禅入关中,被人所卖。有扶风人刘括到汉中,将刘禅收养,并为他娶亲,还生了个儿子。后来刘禅跟刘备相认,因为是嫡长子被册封为太子。
刘禅被卖这段时间里,虽然没有接受正统教育,不过应该不是个蠢人。事实上刘禅知人善任,并没有诸葛亮乾纲独断而反感他,为了让诸葛亮的党羽忌惮,刘禅很巧妙的宠信黄皓。
(黄皓是诸葛亮死后成长起来的宦官,一直跟董允、姜维几个人调皮捣蛋,使这几个人不再像诸葛亮一样权倾朝野。
刘禅曾对姜维说: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由此可见,刘禅对黄皓定位有清醒的认识,就是恶心董允、姜维这些人。
当然刘禅能力并不强,在后期对姜维、黄皓的控制力都减弱了,蜀国政局也不稳。
诸葛瞻(诸葛亮之子)曾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禅大事不糊涂,诸葛亮死后他不设立丞相一职,避免朝臣势力再度扩大。而且他提拔任用蒋琬、邓芝、费祎、姜维、宗预、董允、陈祗、张翼等人都人中之杰,牵拽着蜀国这条大船平稳向前运行。
当然这条大船的船长是刘禅,刘禅将军国大事抓在手中,管制任免、出兵征讨都要刘禅点头应允,所以说刘禅这个皇帝当得比曹叡、曹芳、曹髦都要舒服。
可以说要不是邓艾偷渡阴平,蜀国在存活几十年都没啥问题。
刘禅最有趣的就是,他知进退,明祸福。
邓艾从阴平到绵竹,斩杀诸葛瞻,围困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自己得以活命还保佑一方安定。
刘禅投降后,迁居洛阳,面对司马昭,刘禅摆正位置,不在意自己之前是一国之君,也没有再想图谋复国之类的,安安静静当一个亡国之君。
(刘禅还是有智慧的,资质在历代皇帝中也算中上。权臣在侧,安然不乱;大权独揽,泰然处之,仅这两条都没有几个皇帝都能做出来。
汉质帝刘瓒不满权臣梁冀专权,面斥梁冀,被毒死;
高贵乡公曹髦厌恶司马昭专权,悍然起兵,被击杀;
吴废帝孙亮谋诛权臣孙琳,被废,后被毒死;
孙皓是东吴末帝,孙权孙子,孙和之子。孙皓这个人前后反差很大的,前期比较贤明,后期则是昏庸无比。所以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并不是没有智慧,只是大权独揽之后目空一切罢了。
在孙皓即位之后,并不是说吴国没有超越魏国的机会。魏、蜀连年大战,消耗钱粮无数,以至于国疲民乏。
特别司马氏篡逆之心昭然若揭的时候,先有太尉王凌谋诛司马懿,后有镇守淮南的毌丘俭(guan qiu
jian)、文钦兵变,再有诸葛诞起兵反司马氏(257年),经过多次动乱的曹魏,底蕴大丧。
264年即位的孙皓,要是安心发展,真有超越曹魏的机会)
当然孙皓并没有这样做,孙皓的缺点就是为人骄横、非常迷信。孙皓不敬大臣,经常对大臣处以酷刑,曾经建议立孙皓为帝的濮阳兴、张布因为对孙皓沉湎酒色不满,就被孙皓清算,两人被杀,夷三族。(对待孙皓有大恩的都如此下场,可见其他人有多惨了)
所有在孙皓当皇帝几年,经常有吴将倒戈,境内民变四起。
不过昏庸归昏庸,孙皓这人不傻,而且身负傲气。
孙皓投降后,晋国大臣贾充对孙皓说:听闻君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脸皮,这是什么刑法?
孙皓回答:作为臣子却弑君和奸险不忠的人,就要被处以这样的刑法。
(其实在讽刺贾充弑杀高贵乡公曹髦(曹魏皇帝,没有谥号)罢了)
贾充听完沉默不语,羞愧难当。
刘禅、孙皓都是笨蛋,却亡国做了阶下囚,说到底还是对百姓不尽心、对朝政不尽力、对大臣不敬重。
也不知道这哥俩在洛阳相逢时,有没有对自己之前的荒唐有点愧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