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雍正十三年不出皇宫一步,是因为太勤政了吗?

  康熙和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两个帝王。他们在位期间,清朝一步步登上全盛时期,国力强盛,万民乐业,无论治理国家还是对外战争,康熙与乾隆都颇多建树,功业煌煌,堪称古代历史上的两座高峰,即使与古代的圣主明君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

  然而,夹在康熙与乾隆中间的雍正皇帝,相比之下就要黯淡许多。康熙与乾隆就好比光芒万丈的两颗巨星,雍正几乎完全被淹没在巨星之下的阴影中。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与贡献,几乎少有人关注。恰恰相反,围绕雍正的,都是一些充满诡异与神秘色彩的野史逸闻,什么篡改遗诏,什么“血滴子”,什么被女侠吕四娘刺杀等等,使得他成为清朝一个标准的话题人物和争议人物。

  雍正之所以引起后世如此大的争议,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为人行事喜欢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清朝皇帝起家于关外辽东的女真人,入关之前一直以渔猎游牧为生,有着天生的好动不好静的“基因”。明朝的皇帝,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待在皇宫里,轻易不出门。而清朝皇帝则不然,热衷于走出皇宫,到四面八方巡游。

  论起清朝皇帝的出行,可谓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外出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路径,一是“东巡”,到关外清朝崛起之地,拜谒盛京祖陵。二是“西巡”,到五台山拜佛烧香。三是“南巡”,渡江南下到江南锦绣繁华之地视察游玩。四是避暑,每年夏天到承德避暑山庄消夏。五是“行围”,每年秋季到木兰围场举行大规模围猎活动,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雍正之父康熙,雍正之子乾隆,都是标准的户外爱好者,康熙五次西巡五台山,六下江南,乾隆则六上五台山,六下江南。唯独夹在中间的雍正,在位十三年,十三年不出皇宫一步,在紫禁城完整度过了他的皇帝生涯。

  关于雍正不出宫的原因,网上有很多说法,有的说他怕有人趁机造反,有的说他是日理万机太忙了。其实这些都没有说道点子上,雍正不出宫的真实原因是两个字,看了后让人对他顿生好感。

  《清世宗实录》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雍正八年,山东曲阜孔庙重修工程竣工。按照惯例,皇帝应该亲临现场,拜谒“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但雍正再三思忖,觉得自己不便出面,但不去又不好,显得对孔圣人不够尊敬,于是就派遣皇五子弘昼代替他前去主持典礼。

  弘昼动身之前,雍正多次下达上谕,对弘昼和随行官员提出明确要求:“此次皇子等往来经过地方,凡一切应用车马口粮食物刍牧等项,俱系遣官动用钱粮备办,丝毫不取给于地方”,出行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掏腰包,一分一厘不准向地方百姓摊派。

  雍正还要求,“如地方官吏有借名科派、扰及民间,及随从人员借端需索、骚扰地方者,从重治罪!”尽管皇五子弘昼和随行官员们纷纷表态绝不敢骚扰地方百姓,雍正还是不放心。

  弘昼一行出发后,雍正又安排两个御史随后跟进,“满汉御史各一员,随往稽查。有不遵谕上谕,或随从人员、生事滋扰,或地方官员苛派累民者,著该御史即行稽参”,让两个御史明察暗访,发现骚扰百姓者立即上奏。在雍正安排下,弘昼一行圆满完成这次使命,雍正才松了一口气。

  由此可以看出,雍正不出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这2个字:“扰民”。雍正深知,皇帝一旦出巡,千乘万骑,扈从如云,随行队伍人员动辄数千上万,车马成百上千,必定会给沿途百姓造成一项沉重负担。出巡队伍的衣食住行、招待费用、后勤粮秣、修桥铺路的劳役,只怕最后都会落到老百姓头上,甚至会给贪官污吏留下借机贪墨、勒索百姓的机会口实。这样爱护百姓的皇帝,确实让人对他顿生好感。

  纵观雍正一生,对待为非作歹的朝廷大臣下手极狠,对待百姓却爱民如子,他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百姓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解救“贱民”等举动,都鲜明体现出关爱百姓这一点,因此避免“扰民”的考虑,应当是雍正不出宫的最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