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蒋琬为什么能成为诸葛亮的第一接班人?他有什么实力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蒋琬的故事。

  诸葛亮生前,曾经对刘禅有过交待,希望以后由蒋琬继任。蒋琬虽然没有直接担任丞相一职,最初也没有开府,但无庸置疑,蒋琬就是蜀汉国的宰相,第一执政大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他人而是选择蒋琬接班呢?

  在军事指挥和参赞军机上,蒋琬并不如姜维,而在出使友邦的经历上,蒋琬比不上费祎,然而蒋琬却能够超越费祎、姜维成为首任诸葛亮位置的继承人,在笔者看来,是其个性、履历以及蜀汉政权治理方向等综合因素所造成的。

  蒋琬的个性符合诸葛亮北伐后蜀汉治理的大方向

  蜀汉地小民贫,连年北伐严重耗费了蜀汉的国力。因此,诸葛亮深知,自己百年之后,由于国力匮乏、人才短缺等诸多限制因素,蜀汉依靠北伐来维持内部稳定的国策必定需要转变,而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诸葛亮逝世后蜀汉军事、政治以及用人方面,都出现了由攻转守的变化。军事上,北伐暂时中止,由王平出镇汉中防守蜀汉的北大门。政治上则一改往日的全国总动员,开始与民休息。而需要落实类似无为而治的国策,就必须有一位与诸葛亮行事风格不尽相同的政治主官。

  诸葛亮行事一向兼通儒法,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以儒为本,以法为器的人物,而转攻为守、与民休息则需要一位偏向道家式的人物来主持。

  蒋琬同其他蜀汉名臣相比,其个性低调内敛,又无较强的功利心,是主持蜀汉转攻为守、与民休息的大政方针的最佳人选。

  在蒋琬为官早年,就展现出了无为而治、与民安定的倾向,在担任广都长时,蒋琬不理政事,有时甚至喝得大醉。

  这样为官的仪态被刘备看见了,刘备十分震怒,要重罚蒋琬。而诸葛亮则指出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这一句话可谓十分精准地点出了蒋琬理政的特点。

  而在之后蒋琬为官的经历上看,他仍然是大道至简。这样的方式,不仅与诸葛亮逝世后蜀汉政治的大方向不谋而合,而且不会搅乱朝局,能够使得几次大战之后的蜀汉逐步恢复并向正常的轨道上发展。

  而正是基于蜀汉政治大方向这一点,姜维没有成为诸葛亮第一梯队的继承人。原因在于姜维的使命感非常强,极易在客观条件尚不充分的情况下继续北伐,而在诸葛亮逝世后,蜀汉需要喘息和休养,所以不能够继续用兵。

  蒋琬的履历符合担任蜀汉首席执政官的要求

  个性符合蜀汉大的政治方向只是最基本的前提,目的是不把蜀汉政权带偏,这样的人可以任用,但似乎还不能够做到首席执政官。

  蜀汉政权内部分为多个利益集团,相比与刘璋旧部和益州本土士族,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集团自刘禅登基以来一向掌握着蜀汉最高的权力,因此,下一任首席执政官的选任,则要考虑到继续由荆襄集团的人员接任,蒋琬出身零陵湘乡,是个不折不扣的荆襄集团人员,且很长一段时间追随刘备、诸葛亮左右,自然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而费祎之所以作为第二任接班人,笔者看来原因在于费祎虽然生于荆襄,但却游历、成长于益州,故而排在蒋琬之后。

  仅仅是荆襄集团的人,这一点似乎难以服众,鉴于马谡失街亭的教训,所任用的人物不仅需要有身份、有才干,更重要的是不能空谈,而要能够落地,即有具体的工作实践。

  在这一点上,蒋琬可谓经验丰富。

  蒋琬的气度胸襟能够服人

  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在整个蜀汉朝野具有示范效应,也有很高的威信,因此能够服人也能够镇得住人。而蜀汉之中似乎找不出第二个类似诸葛亮这样恩威并重的人物。

  那么蒋琬又是如何使得同僚敬服的呢?

  与诸葛亮不同,就像前文所述,诸葛亮儒法兼通,故而恩威并重,而蒋琬偏向道家,所以其性格如水,蒋琬有着与众不同的气度的胸襟,这一点使得他既与诸葛亮不同又能够很好地稳住蜀汉的朝局。

  蒋琬的气度胸襟首先体现在处事镇定上,诸葛亮刚一逝世,蜀汉朝野如同失去主心骨,一时间人心惶惶,而此时的蒋琬心如止水,既无刚刚接任首席执政的喜色,又无担当重任后忧惧的表情,神态举动都与往常一样。这样的仪态很快使得身边的同僚都安定下来,也为蜀汉百官树立了蒋琬执政的第一印象——一个处变不惊的主事,能够稳定朝局、安定民心。

  在笔者看来,二人的交接颇似汉初的萧何和曹参,而蒋琬的无为而治及言谈举止又比之诸葛亮更类似于汉初的情形。

  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首席执政的交接和选任向来是非常重大的事项。

  确定首席执政的接班人,不仅需要现任者用心良苦、考虑诸多因素(诸如诸葛亮为确保蜀汉的稳定所考虑的接班人所具备的条件),接班人自己亦需要有符合接班的特质,如符合大局走向、丰富的经验、沉稳的个性。

  双向准确对接,才能保证无虞。蒋琬的继任,不仅体现出其个人的魅力和风度,更表现了历来选任首席执政接班人时的谨慎。